再访子房山刻石艺人谢仲华先生
不久前,我采写谢仲华先生的散文《子房山上刻石人》发表在省公司报副刊上,通过雨潺姐与谢老师相约好,准备将报纸送给老先生存留,而谢老师也打算将徐州诗词协会出版的他的《东山韵》签名送我。
再度在子房山上看到老人刻石,距上次已过了半年。又一片新垦出的石刻面上,老人正在专注刻石,附近几篇已完整刻好的诗文明显才完成不久。老人看到我来,停下手头的工作,接过我递上的报纸看了会儿,又同我聊起诗词格律。对于律诗的法度,在老先生看来,还是应当严谨的,而谁又能想他只读过一年的私塾,小学也仅只上到四年级。
老人又谈起十年间,他的摩崖石刻由最初的备受争议,到被政府部门首肯,直至近年被列为“诗词进山林”的代表。老人的每一幅石刻,单是工本平均都要花费十元,算下来,这十年间他在子房山上的石刻花费的已近两万元。虽说辛苦,并且是自费投资,但老人很开心,从全国来讲,“诗词进山林”,近三十年间如子房山这般规模的和历史感也很罕有,老人为自己充实有并极成就感的晚年生活深感值得。谢仲华先生说话中气十足,这与他的登山和心胸开阔不无关系。
谢老先生青年时代曾为八条西疆铁路勘测设计,整整奔波了十八个年头。那些工余的罅隙里,他未曾辜负过流年光阴,诗词、篆刻和文化熨帖着他青春的路轨,而那些青春时光的厚积,也在他黄昏的夕阳美里,勃发喷薄到山崖间,一幅幅古拙多姿的石刻,一件件足以延留恒远的艺术品,佐证了他的勤奋与人生的意义。
谢仲华先生的风筝制作也是一绝,他还是徐州市传统风筝传承人之一,曾多次参加江苏省、全国和国际风筝大奖赛并成绩斐然,老人也为能够传承光大这项民间技艺深以为傲。每到春天,为风筝爱好者介绍风筝扎制和绘画艺术,辅导中小学生放飞风筝的石刻,老人的青春风华也翩然放飞。
因要参加市诗词协会的活动,我们随同谢老先生一起下山。边走,谢老边为我们指点漫山遍野的石刻都各自是哪一年刻上的,最早的1991年,谢老自己的诗作《咏古彭胜景》。那早年的石刻,仿佛已同山演为一体。有些上了岁数的人,竟恍惚错疑自己早许多年就见过这些石刻。走过山路一处拐角,老先生还指着一块巨石,说他打算将其刻为猛虎,将来小孩子可以骑上威风凛凛的虎玩耍。
这时而宁寂时而喧闹的山林,是否也在期待谢先生一錾一錾同着时光的雕琢呢?
谢老先生刻石,又何尝不是雕刻自己山石一样厚重的人生呢?
一位不知名的网友为谢仲华先生题诗:
深云独向总无因,谁信当时一片真。
幸遇青山容倦笔,直将铁骨许残身。
浮生百岁终成幻,磐石千年始作尘。
我有天书三万卷,不教白字对来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