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年初一,外面的能见度基本为零,以至于回家看妈的计划也被迫延迟。倚窗而望,除了偶尔能零星地听到燃放爆竹的声音外,其余就是满眼白茫茫的雾霾,无穷无尽、浩若烟海,而此时的我,一下子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囚禁在一个笼子里面的囚徒。     其实,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一个囚徒吗?     都在功在当代,谁还利在千秋?     所在的这个城市,早在十多年前在这里上大学时都流传着一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郑州,郑州,天天挖沟”。而与这句顺口溜同步的是这个城市的各个管理者依据自己的意愿对这个原本并不大的城市进行了前仆后继、天翻地覆慨而慷地“建设”,各个职能不尽相同的部门都心照不宣地扮演着一个忠实的“囚徒”,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你挖你的,我修我的,如果日后谁影响了谁,大不了重新再挖。     于是就出现了一人一个号,各吹各的调的“繁荣局面”,以至于多年后,当年的那句顺口溜还依然被广大人民群众津津乐道,并且不断泛发出时代的活力。     对于这种所谓的“繁荣局面”职能部门不清楚吗,我想答复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得出来,只是在功利主义横行的当下社会里,每个人都希望功在当代,谁还考虑或者谁还能做得到利在千秋呢?     谁是谁的阿拉丁神灯?     前一段时间,这个城市出现了一个独居老人因生火取暖而一氧化碳中毒的悲剧,而事后,据老人的子女说,老人之所以不愿意与子女们一起居住,是不愿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不愿打扰孩子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世间的爱,也只有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最无私,最伟大和最不计回报,也许这位老人就是这样的。     中国正在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由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生活习惯等问题,每年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独居的行列。而与此同时,子女们也在为了所谓的事业所谓的前途不停的奔波,于是,他们往往就忽略了亲情、忽略了健康,当然也忽略了父母。     记得梁晓声在小说《母亲》中说:当母亲年老时,她在乎的不是儿子每月给自己寄多少钱,也不是儿子有多高的地位,而是在她孤独的时候,能看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儿子实实在在的站在她的面前,这才是幸福。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独居的老人能在孤独时得到子女的嘘寒问暖?又有多少老人能经常享受到一家人团聚时儿孙绕膝、促膝而谈的天伦之乐呢?而子女们何尝不是想对年迈的老人床前尽孝望眼欲穿呢?但又有多少子女能在百忙之中切实地做得到呢?     所以,谁又是谁的阿拉丁神灯,在你最孤独,最需要的时候给你点亮呢?     于是,这些独居老人的家庭里,每一扇门里面关起的都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每一扇窗里曾经有一双怎样的眼睛贴近窗向外望,然而,那些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已经遥远得再也不能回首了。     爱情的诺亚方舟在哪里?     昨天,妞妈的朋友花花哭哭啼啼地向妞妈说自己老公因为喜欢上网,结果给一个浪得冒烟儿的狐狸精给拐带跑了,看着花花涕泪横流的样子,也觉得蛮值得同情的。不过,她殊不知,羊在山上晒不黑,猪在圈里捂不白!这是前一段时间我在说说里说的一件关于夫妻感情出现问题而闹离婚的事情。其实,像花花夫妻这样的事情现在社会太普遍了。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当下的爱情也越来越成快餐,惊鸿一瞥即亲密无间,过后,发现性格不合,又潇洒的“拜拜”。其实,“惊鸿一瞥”之间,你看到别人的永远是冰山的一角,即便是这“冰山一角”,也可能是别人刻意经过包装才展示出来的,如此的节奏,如此的包装,谁又能够和有时间对谁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貌呢?     因此,也就出现了像花花老公在网上遇到一个胸前波涛汹涌的女人时,就毅然决然奋不顾身地弃结婚十年的花花而去。后来,花花总结说,他们夫妻情义千斤也抵不过小三的胸脯四两。当然,早上,山盟海誓,晚上,就鸡飞蛋打的“爱情”也不乏其人。     在旌旗摇曳,风雨飘摇的漫长的婚姻生活中能淡定自若地做到“人在花丛过,片叶不沾身”实属不易,谁不想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一江春水向东流”呢?可是如果婚姻或者爱情出现了问题,不能够坦诚地面对对方,甚至隐藏问题掩盖错误,这无疑于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如果那样,这场婚姻的波涛中何时才能找到爱情的诺亚方舟呢?     也许,头顶的雾霾随着一阵风的吹来即刻云开雾散,然而,如果你的心灵深陷雾霾,甚至作茧自缚,那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自我救赎呢?     现在,很多城市人都觉得压力也越来越大,其实,与其说是压力大,但不如说是无人倾诉,心无所依。     所以我们要学会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弃了父亲温暖的怀抱,才能获得自己活泼的奔跑;走出了满天的星星,才能获得一个崭新的黎明;松开心灵的枷锁,放下心里的羁绊,路便阔,天便广,海便蓝。     否则,你就像下面的小和尚:一天,一个小和尚跟着一个老和尚下山化缘。他们来到一条河边,遇见一位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就走过去对这位姑娘说道: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老和尚就把这位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可又不敢问。就这样一连走了二十多里路程,实在忍不住了,就开口问道:师父,我们是出家人,您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多里地还没放下?
上一篇:写给自己的总结     下一篇: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