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影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个世纪70年代,在农村放电影应该算是一个好工作。1975年,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劳动不满一年的我,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公社电影队的一名拿工分的放映员。我们用的放映机是国家放映队淘汰下来的老机器,1956年出厂的电子管“乌克兰式16毫米——54”,虽然比我还大一岁,但性能稳定,工作时比用纯国产的晶体管“长江16毫米轻4型”省心得多。也正因为如此,我在电影队工作三年,基本上就是一个“开关师傅”,对放映机、半导体之类的修理技术始终还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时的水平。     “轻4型”的特点是轻,一名放映员用一辆自行车就可以跶走;苏联老大哥的“乌克兰”却是沉重的6大箱。国家放映队的时候,在水网地区配备有专门的放映船,放映员以船为家,巡回在各公社的村村埭埭。公社有了自己的电影队,没有放映船,搬运机器成为我们放映员的重负,但公社领导有的是办法,他们做出决定,机器由下一个放映点接运。这样一来,我们水网地区用“乌克兰”的电影队,反而比平原和山区用“轻4型”的电影队,工作更轻松了。     呵呵,上述两件事情说明,普通的生活里有时候真的包含了许多要命的哲学的课题啊!     当然,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必自带的,电影拷贝就是必须随身自带的装备之一,因为胶片不能遇水,遇水就会粘连,粘连就会破坏画面,直至作废。让拷贝箱随船运输,曾经发生过胶片落水的事故,县电影管理站因此反复强调过这个要求,我们当然就不折不扣地执行咯。     在一个公社背着拷贝箱巡回放映并不辛苦,因为我们公社不大,只有8个大队外加一个水产大队和一个洛山牧场,共10个放映点,最远也就是两三公里的路程。比较辛苦的是到县城换片子,因为那段时间獐山到塘栖的轮船不正常,每到换片的日子,我们要背着或挑着拷贝箱步行10公里路去到塘栖,再转第19路公交,到县城一般都是下午了,换完片子急急忙忙往回赶,到放映点几近傍晚,紧张的映前准备工作就要开始。     张挂银幕是放映员的技术活之一。首先是埋杆,用深沟撬凿洞必须以毛竹的直径为准,洞小了插不进去,洞大了银幕架经不起风的张力,一旦放映过程中起了大风,倒了银幕,那基本上是放映员的耻辱;恰到好处埋好毛竹架子后,放映员必须以精准的手法把银幕绳抛掷到高空的架角上。那时的农村物资匮乏,搭架子的毛竹往往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架角的露头往往很短,一次把绳子抛掷成功与否,能够显示出一个放映员基本的功底。     电影放映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幻灯片,继而是新闻纪录片或者农科教育片,最后是故事片。遇到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大队,也有连放两部故事片的,那可是饕餮大餐式的文化盛宴,不过,我们对加映的故事片,收费是打5折的,也就是拷贝租费之外再收两三元钱,因此,一场两部故事片的电影也不会超过20元。     幻灯片是当时时事宣传的重要工具,我们会适时放映一些政治口号以及农事注意事项,也会自制自绘一点专题幻灯片,用不很标准的普通话说快板、顺口溜,有专长的放映员还能唱杭州小罗书、绍兴莲花落,我们当然只能“专攻”顺口溜咯。不过,我创作的顺口溜《只生一个好》还在县里的幻灯片评比中得过奖呢。     16毫米电影是要中间换片的。为了保护拷贝,每个胶片的前部都有很长的空白带。放映员为缩短中间停顿的时间,就会人为扯下一大段胶片,使它不经过片道,直接用左手绕进后下方的空片夹,右手单手把胶片嵌入片道,其手法的娴熟,体现的是一个老放映员的风采。但这是违反操作规程的,之所以大家都这样做,无非是为了不使中间停顿时间过长,引发场内不必要的麻烦。     那些麻烦往往来自于“挤场”的年轻人。挤场有点像更早岁月我们这里曾经有过的“轧蚕花”,那是一种古老的风俗,我们没有经历过,只是听老人说,“轧蚕花”有点像北方的庙会,也有点像少数民族的“三月三”,反正人山人海,年轻人是可以放肆一些的,男女青年挤一挤、碰一碰,甚而至于“无意”之中捏一捏、娇娇腼腼地掐一下,都是被允许的。到了我们这一代,“轧蚕花”的风俗没了,但是年轻人想“轧”的原始动力还是有的,于是,田野上露天电影场便有了复古的戏剧,一群漂亮女孩的身边少不了围着几个愣头青,黑灯瞎火里做些你情我愿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场内换片的灯光无疑是蛮讨厌的。这时,男生们就会起哄,更用力地挤人,以至于殃及到坐着看电影的老人和小孩。     遇到这种状况,我们就会立刻打开扩音机,请求大家安静。我的两个同事阿鸣和钱队长是处理这种场面的老手,他们是已经成家的人,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马上好,马上好,等一下你们可以继续······”。在全场观众一片欢快又宽容笑声中,躁动就会瞬间消失·······。     当了三年农村放映员,遇到过不少有趣的事情,比如跑片,再比如联映,还有连续30天放映同一部电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无奈。现在想来,有些是不可思议的,更多的却是幸福回忆。之所以会感到幸福,因为那些情景,都是一些不会再重映的老电影,有些还是经典。     2014·6·2
上一篇:消失的河埠头     下一篇:“说老板”:老板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