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壹:印象北京}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没去北京之前,对北京的印象,只在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拼凑。等自己真正行走在在长安街上,站在天安门前时,幼时课本与新闻播音员嘴里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却在现实的眼睛里缩水一圈。较之白天,更喜欢华灯初上的长安街,吵吵嚷嚷的旅行团队已经离去,北国的风微凉,五星红旗在黛色天空高高飘扬     看过工美里“祖堂”的厚重文玩,领略了798的前卫艺术,走进这个矗立在长安街上,充满争议的浑圆球体,在国家大剧院看一场舞蹈,感受新北京的朝气与活力,尽管我只是伪文艺     受不了在烈日下煎熬3小时排队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在天爸带天排队的间隙,又去了天安门旁边的中山公园。这个皇朝时期的社稷坛,我喜欢里面参天的古木,怒放的花朵。累了,就坐在迂回的长廊里,听京剧票友们依依呀呀唱一段京戏。直至走到西交民巷,看到藤蔓低垂的大红铁门。会想起那段唱腔:人说百花的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我已等待千年为何城门还不开……     在汹涌的人潮里走过中国帝制权力象征的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与后廷内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奇石罗布的御花园小憩,感受皇家威严的过程里,我却把心爱的娃娃遗落在了紫禁城的汉白玉栏杆上     一直很满意这次出游的方式,遇到大家感兴趣的地方就一起出行,遇到各自喜欢的就分头行动。独自一人带天去科技馆,我们两个坐在双层巴士上层的第一排,迎面来的风景都陌生而新奇。这个八岁的孩子,他背着自己的包,已经会自己照顾自己,甚至照顾我了。我们一路聊着,走走问问。也许,在这样的过程里,我的小孩,就一点一点长大了。     北京的味道,也许就是一碗杂酱面吧,那些红墙黄瓦的皇家建筑,老胡同,四合院,京戏,烤鸭,糖葫芦,豆汁;还有鸟巢的“钢筋铁骨”,水立方的梦幻新潮以及王府井与西单的熙熙攘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