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个假日,选择了宅在家里。刚开始仿佛总有些不甘,待这假期接近尾声,才发现自己适应了这假日的节奏,不必忙于一日一日扑面而来的工作,家庭琐事,孩子的作业……,这节日的末尾,竟觉出一些微醺之意。     不必到点睡觉,不必钟响起床。也可以一大早起床不吃饭不梳洗开着音乐打理阳台的花草,把枯掉的叶子一片片剪掉,腾出地方,让每一根枝条都可以自由的舒展;也可以把衣帽间彻底的整理,收纳夏装,挂出冬衣。翻出一些基本款的旧衣,缝上蕾丝花边,绣片等流行元素。于是,旧衣就有了新貌,穿上自己DIY的衣服,在别人询问买处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些洋洋自得。还可以一上午坐在那里画一幅画,把书房的大书桌摆得乱七糟八……反正是假日,总有足够的时间任自己肆意“挥霍”,也总有足够的时间把屋子和自己打理整齐再出门。     上街,喜欢看那些绚丽的东西,那些酒红,冰蓝,松绿,又或者只仅仅是黑白灰搭配出来的,一种心子里藏着黑和微苦,不是飞翔而是潜游的绚丽。这个季节,我可以控制我不买衣服。可是,真没办法,在漂亮的围巾面前,我就完了。那可能不仅仅解释成“围巾控”吧,而是一种懦弱,是身处迷恋之物中有艳羡,贪心和占有欲共同构成的无力招架的感觉。哪怕是我胡乱的,潦草的系在脖子上,也是喜欢的,温暖的。     某一日煮熟未吃的鸡蛋,有了小丸子爷爷的脸,放在餐桌旁边,会带给人好心情     现在大多时候,阅读似乎分成两种情态了。一种是读好书,提升智性的书;一种是读动人的书,它不见得是某种公共标准里的好书,但它针对个人来说,它可以触碰你那些平时秘而不宣的脆弱感动,可以调出个人体验中某一瞬间或某一念想,让人在向下的同时蓄积向上的能量,获得疼痛之后的另类轻快。     喜欢这些画,是喜欢那些产生它们的过程     有阳光的午后,读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安静平和的口吻里,轻松调侃的语气里包裹着淡淡的孤独伤感。“我”和吟子在一起生活的细节被一一打开,仿佛一滴滴的海水,每一滴都透明咸涩,但累积在一起便呈现出了打动人心的蓝色。71岁的吟子就像站在人生末端的另一个“我”,静静地影响着,映照着刚刚开始人生的另一个“我”。“我”感觉自己朝着前方的苍老飞速的坠落下去。年轻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老了,这样的心情或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是一个缺乏坚固信仰,充满“易碎品”的年代,很多人从充满幻想的幼稚青春期,经历些许挫折后,便几乎要一步跨到未老先衰得更年期。也许,我们都该更像“我”一些,只要有阳光照进来,年轻的“我”仍能焕发一个明亮的底色。     不成眠的秋夜,也读林夕。一直喜欢他的填词。他的杂文集《原来你非不快乐》,就像一杯姜茶,有点辣有点烫,适合这有些清冷的夜晚啜饮。他说“我写过最悲的歌词是‘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13年后回看这曾让我惊心动魄的两句歌词,如今看来,竟让我对快乐开了窍”。写了无数悲情歌的林夕,蓦然回首,却认定快乐而不自知才是最大的悲哀。归于平淡后的林夕,读老庄,咀嚼苏东坡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沉淀之后告诉你我“只有心无牵挂,才能让烦恼痛苦贬值到视而不见,才能找回快乐的生母,从此安乐自在!
上一篇:秋,碎碎念     下一篇:10.22 记下 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