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性泥土
在省公司精选作品《桃蹊深处》散文集第一辑首发式上,我们有幸见到了著名作家赵本夫。初一见赵本夫先生,他寻常的衣着,淳厚的外貌,即令人感受到他的随和质朴,而当他同与会者谈论文学作品的承载与方向时,更让人感受到他锲入骨髓的泥土气息,和这已将自己的整个身心化入泥土之中的热流与暖性。
“作家必须有自己的灵魂。”赵本夫先生以数百万字的作品,阐释着自己灵魂的语言,他也以自己多年的写作体验开释着稍觉迷茫的初写者——是谁让你写作的,是自由的灵魂。一旦进入写作,你必须是自由的。文学是自由的思想,真实的表露,是生活的积累学习,文学的本质是理想主义,是对现实生活缺失的精神寄托,所呈给读者的,也应是令人温暖的东西,是你心底对善的追求。
谈到深入挖掘生活和文学主题时,赵本夫先生说,生活中有很多无奈,作家的任务不应只写表象的对和错,而应写出深层次的痛苦挣扎,追问、思考是无处不在的。在举自己作品的实例时,赵本夫先生讲到了由他作品改编而众所周知的电影《天下无贼》,电影同小说有区别,但基本的主旋律没变。故事中的傻根,一个澄净无染的孩子,他的执着、率真使得本身做贼的一对情侣为之瞬间感动,良心发现。作家相信人本有的自性真心,以一份愚拙天真的情态,表达着对善良对良知的呼唤。或许,许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但这部电影在上映时确实感动了无数观众。
“真正好的作品,必定有宗教感。中国几千年感动人的都是傻瓜——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和作者们交谈沟通时,赵本夫先生多次谈及宗教感,他说,幸福其实是幸福感,文明社会的发展,正无处不在消减着人的幸福感,
谈及文学创作,赵本夫先生说好的作品必须有普世情怀,有着穿越时空、穿越民族的力量。他还谈到了自己的处女作《卖驴》,说到了曾被选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散文《告别三峡》,解说着这些作品创作的缘由,先触动自己再触动读者的创作时的心魂起伏,娓娓道来之中,我们都能感觉到眼前的作家由衷眷恋着泥土,至深朴素、悲悯的泥土情结。他代言着植根于本土文化中人性的美好,于民间的真正伤口里体验描述着人间的滋味,文学的暖性写作在他这里,是沉淀了的对生活的挚爱,是超越了的人生社会的深层命题,是对信仰不停歇的追寻探问,是难以割舍的、融通了理性感性的人间立场。
对于业余创作,赵本夫先生的观点是,业余创作未必能成为顶尖作家,但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追求。爱文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陶冶着升华着我们的性情,修养着我们的身心,而文学追寻里的精髓和深意也启迪着我们对生活的感知感悟。对于省公司的业余创作团队,赵本夫先生寄予了厚望,在他为散文集所做的序中,一一细致的点评,对文章的精到展读,都可见他的真诚与用心。
赵本夫先生《地母》三部曲的第三部《无土时代》的题记这样写到:“花盆是城里人对土地和祖先种植的残存记忆。”赵本夫先生以自己的泥土气为骄傲,“人土了,才接了地气,有了底气。”这一份骄傲让他追求着生活的简单,在社会的冲突里用文字找寻着生活真善美的内核,给最平凡的生命以尊严和信仰的支撑,予失去生命力和鲜活美感的现代文明以有力批判。
《无土时代》中,那个身着蓝衫用一把小锤向水泥城市宣战的人,那个痴迷于土地执意愚拙的人,那份对泥土的深沉眷念,不正是作者自己一步步心怀着对土地的敬意和如泥土般的暖意,向我们走来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