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育才润芳菲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他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他奉献了什么。这或许就是许许多多教师生命理想的佐证与诠释!

曾在城市与乡下接触过无数的老师,他们一生清贫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事业,岗位平凡却从未失去过理想的追求,他们用无限的忠诚与智慧在三尺讲台上无怨无悔的拓荒,他们甚至罄尽毕生的心血,悲壮而崇高地燃烧生命的烛光,用默默牺牲与无私奉献拨动着共和国教育这把硕大的琴弦,奏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恢宏乐章,他们用他们的普通、平凡与崇高绽开了心中那一束束最为美丽的桃花——至今我还记得一位双鬓霜白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是大山的贫穷和孩子们求知渴望的眸子点燃了我的激情与冲动激励我燃烧生命的岁月。

夜深人静,窗外月华如链。

读梦儿《心中的那一束桃花》,深深的感触到为什么会有一种情感叫热爱,有一种工作叫无私,有一种思想责任,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震撼叫执着——因为教师的心中永远有那一束美丽的桃花。

 梦儿的散文情感是浓郁的。梦儿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寻梦者,她一直执着的相信“梦是会开出花来的,梦是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她一边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一边又用她手中那杆“思想的芦苇”倾诉自己的生活、工作与灵魂。孩提时妈妈讲述的一个美丽的希腊传说奠定了一束桃花在她心中至尊的位置,于是带着憧憬与梦想,梦儿走进了教师这个清贫而又富有的行业,将真诚温暖的心印在孩子们的凝望里,将美丽写在孩子们闪闪的瞳仁里,美丽孩子们一生的回忆。这使我不自禁的想起了戴望舒的一首小诗: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轻呼/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梦儿在教书育人的杏坛生涯中将青春的灵魂高高的扬起,在三尺讲台上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此也才会有了这篇文章为粉笔生涯独特的生命体悟——耕耘于三尺讲台,洒下汗,流过泪,释放了青春和激情,满载着喜悦与疲惫,有追求,有迷惘,有痛苦,有甘甜,有播种,有收获,一切的一切需用一生珍藏、咀嚼、回味。

梦儿的散文,主题是昂扬的。一篇文章主旨的产生,既不是写作主体脱离生活的纯主观想象的产物,也不是与主体毫无关系的纯客观存在物,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的结晶。离开了客观生活或主体对客观生活的感受、理解、认识,都不会产生出有生命的主旨。生活里的美要写出来,首先就要看出来和感觉出来。虽然社会现实的林林总总,难免会给梦儿的现实工作中涂抹上或浓或淡的阴影,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也不可能完全超越于这个时代具体的生存环境。但因为有着一颗“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心,她很会理性的看待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加之天赋一双敏锐的观察生活的慧眼,在对客观存在分析、概括、梳理过程中,探究、发现、挖掘种种的真善美,从而提炼出积极昂扬的主题。她会在时空错位中与圣贤对话,在粉笔尘屑灰灰的飞扬中与教育先驱凝神沟通,将自身视点提升到一个“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高度,从而摒除身外的阴晦、失落、沮丧与一切的忧伤,自觉的洗涤心灵,升华灵魂,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金色阳光下煌煌的晒着,从而让心灵带着太阳弥久愈香的味道——从事教育工作,使我成为了一个大富翁,而我的财富,不是功名利禄,而是那些日益成长的孩子们!正因为心灵的阳光使作者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恰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样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促使作者常常做着歌德式的反思、卢梭式的忏悔、用贝多芬的耳朵去领悟内心深处的涟漪,将人的本质对象化,烛照、扩展着写作主体的创造精神,形成作者文章的阳光灿烂、昂扬激进的主旋律。

梦儿的散文,语言是清丽素朴的。在写作过程中,写作语言要力求简炼而容量大,要尽可能地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出较多的可供受众了解其事实或接受其思想的信息。这也就要求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要炼义、炼情、炼趣、炼形、炼色、炼声。所谓炼义就是要选择语言材料最准确最鲜明地表达思想内容;炼情则是指运用语言材料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以情感染受众;炼趣是指选择语言材料来增加文趣,使人们对用语发生兴趣;而形是指语言的结构形式,色是指绘出写作对象的色彩,声即指语言的声韵和谐与节奏鲜明。在梦儿的文章中,我们发现她会有意无意的在这些方面作出一定的努力与探索。文章中“作为一名师者,应是“乐学、敬业、恬淡、释然”,用语简炼,言近而旨远;“人生路上,尽管我有一千个理由哭泣,但我却有一千零一个理由欢笑”,“孩子们毫无瑕疵的心灵明镜,让我得以生活在美丽的童话世界,总能以纯阳的眼光看待这热闹的世间”言词间透着浓浓的情感,让人怦然心动;“眼看着孩子们快乐成长,在我的眼前悄然撑起一片绿荫的时候,我生命中这份绿叶的事业因此更绿,我的生命也因此变得精彩而美丽”,这是一种只有身处其境的人才会体悟到的难得的情趣;“教师也是人,是普普通通的人,并非圣人。在周而复始、平凡淡泊的为师四季中,辛苦、快乐,烦琐、充实,谁解其中味?”这段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的语句恰到好处的道出了一个平凡而不甘平庸的教师瞬间的反思与内心体验。青青的绿园、秋日里的白云、晶莹的光芒、生命的蓝天等,这些富于色彩的句子,除了语言本身的色彩外,浓浓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都使这篇随感式的文章有了一种清丽素朴的桃花式的灿烂。

梦儿的散文,结构是缜密的。她在文章结构的处理上常常显示出一种看似不经意的匠心。她一直在巧妙的依据自己表意和审美的目的对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编排。清刘熙载说:兵形象水,惟文亦然。水之发源、波澜、归宿,所以示文之始、中、终,不已备乎?元人乔梦符亦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些都道出了文章结构最为基本的形式与要求。《心中的一束桃花》作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看,开头引用传说直入主题,中间从走出校园到工作岗位,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学校,在这条不知究竟多长的路上“素心育英才”,围绕这其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播种收获展开,然后思维又与古今中外的教育先贤交错浑融,纵横捭阖间阐述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幸福观,升华自己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幸福内涵:从事教育工作,使我成为了一个大富翁,而我的财富,不是功名利禄,而是那些日益成长的孩子们。学子成才,“桃李满天下”所拥有的这世间最大幸福岂是用金钱能买到的。最后文章在“园丁素志得酬,几多秋,笑看茂林春花稠。朵光烂,蕾香漫,闹枝头。万紫千红天下竞风流。”的诗意中干净利索的收尾,整个文章张驰、收放、虚实有度,一气呵成。其文理思路清晰、情感轨迹突显,结构缜密有序。

诚然,梦儿的散文在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表述、情感的蕴积等许多方面还有日臻完备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天下事物从来都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在教师与写作这条漫长的路上还会有着更多的艰辛与坎坷,但毫无疑问,只要有一颗不懈追求的心,只要有不懈追求的行为,那一束灿烂的桃花一定会属于素心的快乐着的梦儿。

 夜已很深,已是好久没有这样静静的看文章,静静的梳理别人的文章了,抬起头,在窗棂间一直陪伴着我的月亮已悄然睡去,而黎明已经悄悄的来临。长长的嘘出一口气,新的一天,我也要开始新的工作了——也为着心中的那一束桃花!

上一篇:执手“剑胆琴心”     下一篇:苍凉中的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