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雄村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雄村位于安徽歙县。

听说到雄村参观,我心一阵欣喜。虽久闻其名,虽咫尺之遥,一县之隔,但真正踏足,还是一个空白。今天终于成行,我盼望着尽早的会面。

穿过一段山路,由于久雨泥泞,加之塌方,道路很不好走,车行得小心翼翼,我们坐在车东摇西颠。但想着即将展现的梦想景致,眼前的跌宕就可忽略了。

终于抵达,没有想象的铺天盖地旅游热闹景象,还显得沉寂、寂寥,但正合我心。我喜欢景致幽雅、宁谧,那种喧嚷和嘈杂总让我生畏,让我心生隔膜。虽然一大群人,大家下车照例东张西望,拿出照相机咔嚓咔嚓,我只是一人走得离远点,离众人远点,静静地举目,朝着一棵树,或是屋子的一角凝目,或是沉思,我想将心和思绪都涂抹在上面。

来了一个导游,一个青春的女孩,带着一副眼镜,清雅的样子,讲话声音柔柔的。众人围观上去,我照例在人群之后。我不是一个离群索居或是性格怪癖的人,我只是觉得景致是用心感悟的,别人的说辞只是帮你拨开事物表面的迷雾,让你发见事物的来龙去脉,但要对事物产生独特的感受,你还是要撇开一切声音,用目光静静抚摸,用心慢慢咀嚼,情感的涟漪自然泛滥。我没有过多聆听导游解说,我逡巡在一副对联或是一轴书法面前,感受那淋漓酣畅的字(笔者粗通文墨,曾经也挥毫泼墨十多载),随着那字的走势让情性跌宕,然后静静体味字间含意,让我心和书者心融合。竹山书院照例的翘角飞檐,高墙深院,然后是回廊,几经曲折,几回往复,和所有徽派建筑大同小异,和徽州大地上的历史遗迹并无二致,我情牵的不是这些似曾相似的建筑,而是那些桂树,那些曾经在此活动的历史面影,那和竹山书院隔江对望的黄色尼庵。

雄村名符其实,它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没有让人趋之若鹜的自然景观,而是一群夤夜挑灯的读书人,使雄村雄峙历史。据记载,雄村这个小小的村落曾经出过一个宰相,明清进士30人,举人24人,可谓人才济济,凤凰群飞。我四望周遭,周遭是宁谧的,就像现在这个书院,就像书院呈现的历史氛围,但就是这座书院藏龙卧虎,就是这个村落不同凡响。每考中举人一名,就可在院中栽植桂树一棵,桂树遮天蔽日,繁茂葳蕤,曹氏后人也学业蒸腾,雄村也日益流光溢彩。院前襟江,背倚群山,层层叠叠的山的褶皱和波涌不息的江涛,阻遏了许多探寻热闹的脚步,环境的孤寂使不甘寂寞的心逃离或是枯寂,但使莘莘学子的心更为孤峰突起、火焰灼灼,如夜空中不息的星。我没有着意数院落中的桂树,只是让目光萦绕了一番,让思绪淹留了一回,就跟在众人后步出院子,引领人就落下锁,院子的一切又成为秘密。也许这里还没成为开放的景点,我猜测。望着那把兀自垂挂的锁,我想院子又可安静了,安静着自己的思绪,安静着自己的日子,自己的故事……

步出院门,大家的目光又萦绕在对面山上黄色建筑,明显是庵堂。我也有此意,想探寻究竟。人都有怪心里,在尘世里浸淫久了,就想探访红尘以外的世界,感受那番独特。无奈众口难调,加之一时找不到泛江而去的舟楫,于是作罢。许多人怀揣失意。但回来翻看资料,我找到那座庵堂的历史来由,是一个叫曹振镛的小子,自幼顽劣,不爱学习,其姐为规劝他,就立誓:你若学习考中进士,我就出家为尼。本当是激将,哪想事情成真,曹振镛后脱胎换骨,高中进士,并且位居高官,权倾一时。其姐不食言,曹振镛苦劝无果,于是在隔江对面的山上建庵一座供其姐修行。我感念我们的没有成行,不然又将袭扰人家的生活,这座庵不是任人可踏进和理喻的。

上一篇:幸福像月光一样     下一篇:燃烧与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