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游记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重庆城游记

 

 

    记得三十年前我从洋县平川来到佛坪的时候,有位上了年纪的人劝我说,不要以为山里不好,重庆那么大的城市,也是山城,房子都是修在山上的,一出门不是上坡就是下坎,那里的人们活得怪滋润的。

    再后来就是从小说《红岩》的阅读中,对重庆形成了一点朦胧的想象,仅仅知道了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沙坪坝、瓷器口这些地名,重庆在我心里依然很遥远、很神秘。

    当然,在电视的镜头里也见过重庆的一些景像,可是它依然是抽象和局部的。

    写诗了,写了许多年,就认识了重庆的红线女,并且很熟;还知道了其他的一些诗人。同样,诗中的重庆,只是对重庆九牛一毛的反映,重庆依然在远方、在期待的梦里。

 

    这一次,我们是乘动车组从成都赴重庆的。动车驶出成都平原后,就行驶在越来越高大的群山里,过了多少河,是记不住的,也记不住穿过了多少隧道。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了重庆站。

    重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楼群密集、错落而挺拔,带着一种青灰调子的冷峻气质。

    再就是看到了太多的桥——这样那样的桥,高低错落,上下盘绕,交叉纠结;太多的斜坡路——曲里拐弯,忽左忽右,上下迂回,多岔多折;太多的的车——在单行道上,耍魔术一样风驰电掣,自由游走,一堵就是几百辆,顷刻间又疏散不见。

    从车窗里往外看,无论到哪里的路上,似乎都能看到“牛角沱”的路牌。

    在对重庆的最初的印象里,我深深地感叹:红线女啊,金铃子啊,子衣啊,梅依然啊……你们这些川妹子的诗之所以那么底蕴丰厚、构造繁复、涵澹高远、意味曲折无穷,恐怕也有这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吧!难怪我的诗浅浅淡淡,只是我本来生活在一个浅淡的地方,世界给了我浅淡,我当然只能回报世界以同样的浅淡啊!

 

    到重庆后,导游就领我们去沙坪坝了。

    沙坪坝全不是我读小说时想象的那样:土路悠长,禾黍离离,摇摇曳曳,然后是瓦屋小街,街口有一家小小的书店……

    眼前的沙坪坝,是重庆城的一部分,也是楼群林立,街市纵横。

    拐过许多街道,我们到了华岩寺。我凭直感还以为是华严寺,到了才知道是华岩寺。于是,就在心里嘲笑自己的浅薄无知,因为“华严”和佛陀并不搭界。

    华岩寺的佛像的确太崇高宏伟了。

    我的同行者中,有很多位都在华岩寺被和尚劝诱买了很昂贵的高香,最后,他们很无奈地逃离了那里。

 

    到了重庆,我们最想游览的景点,其实还是《红岩》里所写监狱遗址。

    因为我们毕竟是一群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总想找到一些能有所感悟的事物去捉摸、思考一番。对知识分子而言,那些一掠而过的风景,是没有吸引力的,他们总想享受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归纳,才最能逗起他们的兴趣

    我们去了渣滓洞,去了白公馆,去了梅园。

    在歌乐山,大家逗留的时间最长。因为那里高浓度地遗留着历史的痕迹,因为那里曾消失过一些最高贵、最纯真、最无私的生命,因为那里有太多的真党员、真英雄的灵魂含恨消散于九天,因为那里和我们今天的平安幸福有着最清晰的逻辑关联,因为在那里可以解读到一些真生命、真灵魂的存活密码……

    岗亭,电网,石窟、厚墙,铁镣手铐,老虎凳,刑架,地牢,青衫,红旗,嶙峋的老树,依然绽放的花朵……我默默地从歌乐山道上折了一茎细草插入书页,我要把它带回家,带向遥远的岁月那端。

    在山下的园子里,我看见了几尊大理石雕像,他们是那样大器、坦荡、平静、闲雅。我站在像前打量了很久很久,我在叩问自己:什么叫永恒?什么叫不朽?什么叫大雅?什么叫英雄?

    在往下走时,我听到有人说,那里死的人太多了,太阴了,有一股寒气,不敢久留。

    我不知该怎么评说她的话,只觉得心里有一点酸楚。

 

    在重庆人民广场,看到了在贺龙、朱德等多位伟人关心下修造的天坛式人民大礼堂。

    我们以这座礼堂为背景照了太多的照片,在广场的黄果树下流连了很久很久。

    歌乐山那边留给我们的苦涩情绪渐渐在心里散去了。

    过于平静的人心有时是需要一点苦涩和沉重的,但是,更多的时光里,我们更需要明朗、平和与开阔。

 

    重庆的夜是她的另一半。

    几个傍晚,我们都散散地站在朝天门码头高高的台阶上,眺望四野的灯光霓虹。恍然,你会以为是坠入了仙乡琼岛,或以为是误入了星月之国。

    我曾陶醉于上海外滩的夜景,登上梦幻般的东方明珠塔。在重庆,这种夜景是另一种美丽诡谲,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形成了三条开阔、深远的光市灯廊,一直到极远处都是灯光的闪烁,而且灯涌大江流的意境更能震人心魄。

    重庆的夜景中,最显眼的是以“孤帆远影”为意境的标志性建筑——重庆歌剧院。它是几艘巨船重叠的造型,方正而平稳,又不失活力,充分显示了一种特有的内涵——独立自强、激流勇进、直抵理想彼岸的精神。

    我们乘坐了一家叫“海上明月”的游船,漂渡在灯光闪烁的水浪上,从长江到嘉陵江,又回到长江。我听到有同事说,小心啊,别把相机憋爆了。

    上岸后,我跟在同事们后面,看见一位三岁的小女孩,轻轻地对拉着她手的爸爸说:“看,月亮!看,月亮!”

    此时,我才发现天上正有半轮月亮嵌在高楼的一角。

 

    在重庆几天,对它了解的太少了,因为重庆太繁复、太错落了。

    重庆的楼房朝哪个方向都可以,那里看见太阳的日子不太多,所以也就无须考虑采光和夕照了。

    据听说,有许多重庆人在那里住了一辈子,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他们只以左右前后远近确定方位,太阳这个座标参照点常常是藏在重庆的云雾之外的。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说一句:重庆就是一个美丽的迷宫!

 

上一篇:佛坪的四座宫殿     下一篇:混淆在人佛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