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悟佛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净土悟佛

 

人总不能整整一生都漫游在路途上,即使整整一生都以鞋笠为家,生命也该有一些较长时间停留的地方。苍茫炎凉之世,驻身容易驻心难,灵魂要皈依于一片山水、寄托于一种境界才会安妥。为心、为魂找到这种境界了,生命就会淡定下来,就会和这种境界混同一体,物我不分,无疆无界,就在逼窄的人世间找到了一种无限自由的时空,生命的长长短短就不在乎了,只在乎生命的本质状态和过程。

我在山外生,在山里活。我不是一个智慧的人,可我知道,美好生活境界是无处不有的。有好的天性的人,他会发现和洞察到一个地理时空和社会区域里洁净、安静的境界,在这种境界的某个角落寄存生命;同时,他会对那些恶俗、尘染、杂芜的事物视而不见,把它们从自己的生存里排除、过滤出去。这样,他不仅用自己的心智提纯了自己,也提纯了他赖以生活的世界。

正如佛陀无处不在一样,净境也无处不在。佛家的出世不是将肉身躲到尘世之外,将炊烟和床屋搬移到尘世之外,他出世的是心。或者说,他是用忽略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法,移走了自己世界里的尘杂和噪乱,把它们开垦成了一片净土。

我在佛坪,常觉得这山地就是一座大一些的寺院,远山远水,佛山道岭,保存了自然原初的清新、灵性和圣洁,这里所堆积的、人类制造的、异化生存的精神垃圾是少之又少的,更大的空间还是原始的、童贞的、未被污染未被消废过的。人的大孤独是生活在消失了清新、洁净、博大境界的时光里,遇不到找不到寄托之处的孤独。我们与某人投缘,实际上是与某种精神境界投缘;我们与某颗心靠近,实际上是与某种灵性靠近。佛坪就是这样一个充盈着纯净的地方,所以,我安心地在这片土地上伴山伴水、超度灵魂、消磨肉身。

人对一种境界的迁入,需要真心真情,更需要悟性。缺乏了悟性,他的精神永远不能抵达那种至远之地,参悟佛陀也然。宗教不重智慧,并不是真的小看智慧,只是不想把那些智慧不及却真心向佛的人拒之路上或拒之门外。

悟佛之道,在于读佛经,意会佛祖和高僧心思,找到佛陀的出发点和路径;在于悟佛理,发展和丰富佛的精神;在于动佛念、行佛事,借以净己度人。

悟佛,真谛在佛家经典,在佛家行迹,在天地云水之间,亦在平淡的生活琐事中。

读佛经是一途,悟佛行是一途,动佛念更是一途。

我在读经之外,偶有心得、臆想、幻觉,就以诗记之。今佥于书页文字篇什之中,以求自我涵养——

 

回头入寺

 

脱了灰布佛衣  背上我从俗世携来的包袱

从西山脚下的毛毛小路

寻找家的方向

 

回头  再回头

风中的野茅草  渐渐地掩去了山门

脱下布鞋

过了一道河

三月前

我曾涉过这道河入山

 

回首之后  山一程  水一程

突然  一阵心悸

孤单的路上

泪流满面

 

手心的那个字还没有褪去

不知要在寺里洗濯多少时光

也许  这一洗就是三十年

或者更久

直到把自己淡忘在

经书里

 

回头棘子岭

暮色苍茫

小寺

白白的

又淡又远

凡向佛者,大多都是在尘世留有很深伤痕的人,障孽太多太重让人应接不暇,内心疼痛或身心疲累,就很向往佛陀清理和祛除了欲念的清净境界,唯有它才可慰藉平生。他皈依佛门了,标志着他要断绝或淡去俗世诸多的关系和念想,用佛家之气充填移走俗念之后的内心天地,拓出一方无滞无碍的净空区域。可是,尘世的诱惑毕竟可入骨入魂,于是,皈依者大多会有反复,徘徊于出世和入世之间。这时的心念是最微妙的。他往往会忽然忆起尘间所受的疼痛、所蒙的屈辱,同时佛国的慈悲之光会揽他入怀,泪水满面之后,他会坚定地起上佛徒,寄心于佛家圣土,终生不渝。

我曾与编辑家、作家穆涛说,挣扎、徘徊过的心灵才更坚定、更真实。人的崇高也是这样,内心经历痛苦的取舍、清理才更可见内心道德驱动力量的巨大。一个傻子的内心不是洁白,而是苍白,是真正的麻木和空无,它与道德的洁净有着天壤之别。

通往佛家的路上,有这样的挣扎者、徘徊者,和最终皈依者,才充分体现了佛法的魅力。

 

星辰

 

我要走到大地的边缘

那里连树都没有了

荒漠上  只有斑斑驳驳的苔藓

 

那里的星辰低些

似乎再朝前走几步就能抓住它们

有一颗是淡紫色的

闪烁在苍穹

 

你是后发座  室女座

还是天蝎座

 

我知道你在若干光年远的地方

用多少亿或多少万年前出发的光照我

让一丝孤独栖落在我的指尖

 

不能在一个世纪或相近的世纪相遇

就打发一些柔光行走在似乎永远走不到头的路上

那穿透寒冷宇宙的一缕风

亿万年后

也许会让枯萎过无数次的一棵草

轻轻悸动一会儿

再次绿绿地活转来

人的悲剧有人生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宗教的指归是抚平伤痕、冲淡痛苦、慰藉精神。宗教在本质上并不是具体地处理人生事件,实施某种外在的救助。所以,它为心灵提供了一个行走的方向,为在黑暗寒冷里挣扎的生命找到了一缕希望之光。

修佛的功效往往不在当下,不在形而下处,而在更广阔的人生时空里。

 

渡河

 

师父出行前

嘱咐小和尚到西河外的瘸子家去讲经

 

小和尚到了渡口

却没有船

他记得和师父在一个月夜回寺时

是乘着一条木船的

当时  渡过了宽宽的月光

 

在河边站了好久

河上空空的

他就溯着河岸行走

三十里外的上游有一座木桥

让他过了河

 

讲完经

夜已深

小和尚提着一盏灯

从西河外回寺

 

他想  下一次和师父渡河时

要细细看看

师父在哪里找的船

参悟佛法的人,并不是都能抵达一样高的境界、具有一样高的道行。佛家讲求“度”,度已、度人、度世。不是师父不给小和尚那条船,而是那条船本来在河边泊着,只是小尚看不到它罢了。人生有多少隔阂要穿越,有多少孽海罪水要渡过,有多少麻木无知要唤醒,这就得靠智慧、诚意、苦心、善行去超度了。

 

枯树山

 

风大

也偏远

师父和小和尚中午时才爬上那座山

 

今天阳光明媚

山上却凉

那些枯树从哪个方向看都是背影

它们站了不知多少年了

 

几千具

其实应该说几千尊

高高地站着

多少寒冷和飓风带走了它们的细枝末梢

绿叶

只是它们去远了的记忆

 

师父就和小和尚坐在山上

一句话也不说

那些黑黑的冷杉树背后

是一天的乱云

 

迎着风

他们下山了

小和尚推开上殿的门

跪成小小的虔诚

他对佛说

枯树山让我知道了

什么叫死

什么叫活着

见过了太多的死,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活;经历了太多的伤痛,才知道什么是无伤无痛。草木也是生命,草木也有灵魂,草木也有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惧怕。会参悟的人,他会由物及人,推物及世,从而去维护所有生命的存活状态,和所有无害的生命共享这个世界。

 

山窗

 

师父的山窗朝西开

小和尚住在对面

 

春天来临

柳絮如雪

师傅紧闭山窗

小和尚也去把上殿的门轻轻掩上

 

三更  或者四更

月光满寺

师父把山窗撑开了

小和尚就悄悄地去上殿

把殿门

吱吱哑哑地打开

窗是一个象征,是内心和外界往来的通道。佛家最讲扬弃:是打开还是关闭这个通道,是有讲究的。这世界无处不魔孽,无处不佛陀,那些魔孽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寄生之所,那些佛陀菩提也总让粗心的人忽略不见。所以,修佛就是一种智慧和诚挚的吐纳。那些刺伤、玷染、扰乱、麻痹内心的事物,都要将其拒之于外,那些乔装打扮过的诱惑也要慎之又慎地拒避,而那些有益于人于世的事物,则要彻底地对之敞开,因为是它们激活并滋育着内心的精神。

 

拔草

 

西院里零零星星长出一篷篷山草

师父就让小和尚去拔

 

小和尚纳闷

到底该拔哪些草呢

因为师父说了

正在开花的草不要拔

让它多美丽几天

正绿着的草不要拔

也许它正孕着花呢

衰黄的草不要拔

让它安静地度完余日

 

小和尚转了一圈就回禅房了

他知道只有让冬天的寒冷去拔

等药子岭下刺骨的风去拔

 

西院的草

还在西院

开花的开花

绿的绿  黄的黄

师父也不是真的想让小和尚拔除西院之草,他真正想要的是让小和尚形成并经历一番心念思考。在这番思考之后,小和尚就不是原先的和尚了,他会更明确地知道:草木万物,天赋其生,天授其死,要尽可能地让其享尽所赋之生之美。

 

晒经

 

冬天  阳光柔净凉爽

不会灼伤了经文

不会蜷曲了纸张

 

淡淡的山风

从药子岭下来

在读这一卷卷打开的经典

 

西院里空荡荡的

晾晒在苇席上的经书

一点声息也没有

犹在做梦

 

夕阳斜照

师父拿白丝绸包了经卷

一层层上梯

放回了高高的木楼

 

师父想写一部经

下一个秋天就完成了

明年最淡净的冬日

也许会在药子岭下的天光里晾晒

佛家最讲淡然、寂静,刊载于经卷的佛理、佛法和这柔净的时光混同一体,一切都在于悟,参悟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这冬日柔净和煦的阳光下晒经,已经道出了一切,佛家的魅力就无须过多地赘述了。

 

吹埙

 

师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平日里不读经

可在那秋月涨潮的深夜

或者落花时节

就借着烛光读一些陌生的经书

回忆一些

葬在烟尘里的往事

然后  三更  一个人坐在药子岭下

吹一只埙

 

小和尚呆在寺院里谛听

伤心地落泪

他知道师父内心有许多沧桑

埙里

有一座落雪的小寺

 

小和尚看月亮偏西了

就去涩草坪那边接师父回来

接那只埙回来

事实上,怎样的高僧也不可能彻底断去尘世的念想。大爱者必有大恨,大善者必有大苦,大智者必有大累,高僧必有普通人难以觉察、理解的微妙心迹。师父平日的平和、安静、从容是被佛法抑制着,世上并不存在任何一个佛法修成后就再也不做去杂、除邪的高僧,内心的波澜犹在,时时会有起伏。有些心念,专靠压抑是不行的,要适度地“释魔”“放邪”,内心才会平静下来,才会复归那一种空无的境界。

上一篇:那年母亲来作客     下一篇:一条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