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陈家坝“送教下乡”记
赴陈家坝“送教下乡”记
你如果想骂我几声SP,就骂吧!真的,我是有些傻气,有些一根筋,有些一条道走到底的德行。可是,一个人的特点有时也需要借助某种缺陷表现出来,如果我去掉了这种傻气,其特点也就荡然无存了。这些日子,我的体质的确差到了危险的地步,可我还是傻傻地接受了教育局的安排——去遥远的陈家坝“送教下乡”了。
现在,我己完成了这一任务,从陈家坝回到了佛坪中学。回想这些日子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我的眼圈就有些湿润。真是薄命吗?真是个苦行僧吗?去陈家坝之前的半个月,我就病了,一直在服药、打针和做理疗。那么多的夜里我没有了一点睡眠,从12点迷糊到1点、2点、3点、4点……直到天亮,每一分钟都是一段荒凉的河流,我在河流上痛苦地漂泊,每一秒钟都是那么混沌、贫瘠、荒漠。没有睡眠,人的精神就无从滋生,生命就处于空虚、苍白之中,就恍惚得一蹋糊涂。我躺在含混的时光里,好像随时要晕过去,怀疑自己的神志再也不会澄澈和清明了,也许从此以后就会这样随着阴霾和烟霭逶迤到冥濛的生命尽头。
妻子说,不行就住几天院吧!
我摇摇头,不想到医院去。我怕一旦住院,便从内在心理上失去了健康的自我认同,垮了精神的防线,真的把自己逼到了最末端的荒芜境地。
教育局开动员会,让我表态,我说:“作为一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作为一名教育给了诸多恩惠的人,作为一名备受教育行业推崇的人,作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虽然我的主要奉献途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教书育人,是在满负荷的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可我也深深知道,从来‘责权利’是一体的,我应以最大努力回报教育。所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应该没有选择地完成教育局所赋予的使命——全力投身于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去。”
我不能在盛名之下,让上上下下的人都感到尴尬。
4月14日下午,我们一行六人前往百里之外的陈家坝学校。我和闫昕老师是被指派送教下乡的授课者,他教数学,我教语文,授课对象均为八年级。本来,从1989年开始我就在高中教语文,对初中课程的深浅和学情不是太了解,可是,佛坪就是这个样子,只有我们学校有高中部,到下面学校去上课,只好选择初中的年级。
到了陈家坝,校长陈小华等领导已在等候我们。握过手,递过茶水,陈校长笑着说:“我正在品读你的散文集《佛坪等你来》啊,你写的书可真有趣,读着让人忍不住想朗读里面的句子。”
陈校长去年还在大河坝学校教语文的。当时被指定为我的“徒弟”了,后来调到陈家坝当了校长,可我们的“师徒”关系还在,所以,见了面他就特别客气一些。
坐着聊了一会儿,就开始形成了一份课表——4月15日早晨8:40是闫老师的数学课,9:40是我的语文课;10:00—12:00是说课和评课时间,下午是我们的专题讲座和互动交流。
时间和任务落实了,我们就在校园里转了一会儿。我是个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的人,第一天下午,就首先发现了他们学校的三个亮点——在他们的食堂门外,有一个公示牌,上面公示着当天营养餐发放的情况:鸡蛋、牛奶的产地、出产日期、购置时间、发放数量;在他们的所有教学楼上下楼梯上,都用黄色油漆画了界分左右的中线,保证了上下楼的学生不违规乱行而导致踩踏事故;在他们的校园里,到处都是鲜花,一片灿烂和明媚。
我也默默地记下了他们一进校门就赫然可见的主题性标语——读书改变命运,知识丰富内心,人格决定成败。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陈家坝街上一家叫“春兰宾馆”的地方,那里同时住着从佛坪最西的栗子坝和最南的林河坝赶来的同事们。晚上,我和闫老师又看了一会儿备好的课,就早早睡了。
4月15日,我们赶到学校,稍事休息,就开始上课。闫老师上罢,我就开始上课了。我教授的课文是《五柳先生传》,这篇课文我还没有讲过,学生也是陌生的,所以,事先的压力是很大的。好在我对陶渊明很熟,在知识和思想上是没有多少“夹生”和“死角”的,最大的不自信来自于对八年级学生层次的不了解。不过,事先我就想了又想,宁愿上得浅一点,有成效一点,实在一点,千万不能上深了。
上课了,我用的是PPT课件,一切都已准备得很充分。
课堂上有学生34人,有教师23人,众目睽睽之下,我的课一步步地进行着。
我一直是一个不爱过分矜持地表演的人,总想把课上得本色一些、自在一些、率性一些,有文化含量一些。开头还好,上到后面我越来越感觉到备的课有点多了,内容控制得有点深了。心里这样一急,就有一点点不太从容,以至于后面的一点时间都是在赶内容,无暇顾及方法了。
我历来是注重课堂的创新的,哪怕有一点点创新,我也会被自己的那一点点灵感所感动,从而充满激情地上课。这一课,我最得意的是:1、对“五柳”做了“吾留”“毋留”的谐音猜想,即“吾留淳朴之心于天地自然之境”“毋滞留身心于污浊邪恶之世”。这个问题的提出一可引导学生关注语文课的文本,不过多脱离课本去空想,二可生发出学生的灵性;2、五柳先生所过的生活到底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这个问题特别有想头,挖深了,就理解五柳先生的思想实质了,同时可以让学生认识一般人苦乐的真相。可是,由于深度和时间控制得欠缺,这两个创新点只好一掠而过,给我的教学留下了遗憾。
在评课时,我首先汇报了自己授课的理念、思路,反思了得与失。接着就是大家对我的课的评价、感悟、引发的思考和自己教学上的困惑。
让我感动和不安的是,吴光鑫、周雅梅、陈小华、邸婉婷、王麦霞、朱明杰、康金玉、王浩等老师毫不吝啬地送给我太多的赞美语和褒义词,对我的课作了过高的评价。当然,与人品和才智特别优秀的人们在一起,自知之明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我也用心从他们的肯定的话语里听出了一些对我上课遗憾方面的表述。
下午,我以发表在《学子读写》报上的论文《欲将金针度与人——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深度思考》为讲稿作了专题辅导,并和老师们做了较深层次的互动交流。
这次交流中,主要互动话题和我的观点是——
1、语文课堂怎样才能不死气沉沉,怎样才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答:作为一节语文课,要想不死气沉沉,就应该:(1)给课堂植入和添加新鲜活泼的东西——新的授课思路、新的组织方式、新的授课过程、新的解析角度、新的前沿成果、新的表述方式、新的挖掘视点等等。这样,就满足了成长中的、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的学生的求新求异的心理期待,避免了因授课方式过于古板和内容千篇一律而导致的混沌麻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成了一种激活与照亮。(2)找准学生学习的临界面和对接点。一切过于滞后或过于超前的教学活动都是无效的,只会让学生恹恹欲睡、一头雾水,减退学习兴趣。(3)让学生每节课都有一定量的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感悟和智慧的生成。学生在整个漫长的学习阶段总是一点点地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养成了什么,这些“什么”可能是细碎的、渺小的、微距的,可是,正是这些微小的参悟和生成让他们发现了自己的聪明、发现了动脑、动手的成就感与乐趣,发现通过一节课的参与自己有所收益,内心更加丰富。这个世界上,人只有在有效的劳动中才能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并源源不断地形成劳动的冲动和欲念。所以,当教师的,每节课备课时和授课时都要想到本节课的时段里,通过教师的预设、指认、引领、启发、感悟,会在和能在学生心里真切地生成了些什么。如果在这个节点上连教师都是一片茫然,那么,这节课肯定就是无效的。(4)让兴趣和热情的出现成为习惯。好的语文教师总是兴致勃勃、充满激情和自信地走入课堂的,他为自己精彩的备课而兴奋不已,预先似乎看到了课堂激起的那些发光的眼眸和愉悦的表情。语文教师的这种自信、这种激情、这种难以遮掩的期待在他一登上讲台就散发并传递给了学生,这对学生自然是一种最好的感染和触发。在具体授课的方式和内容上,如果教师每节课都让学生兴致亢奋、趣味横生,那么,只要这位教师在学生面前一出现,学生就会很信赖地打量教师,条件反射地兴奋起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良性递增和兴趣持续,就会形成特有的课堂氛围和情境,学生就会离开冷漠和木然,成为活跃的接受教育诱导的对象,产生深度的、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探究参与。(5)发挥语文课特有的美感魅力。由于语文课里存在审美叙事、审美描述、审美想象、审美幻觉,语文教师常常会引领学生深入到那些“审美境界”“审美状态”中去,让他们身临其境、恍惚入梦、神性附身,穿过文字符号载体而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背后的东西。好的语文教师,他总是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实施教学,他知道物化的文字只是介质和载体,真正的内容是文字所传递给人的真相、情景、情愫和理性。如果一位语文教师能够经常或时不时地引领学生“越界入境”、沉浸在“形而上的天地”之中。学生就会上瘾、就会渴望和等待随教师一同去“神游”“远旅”。这样,不仅语文课堂会活力无穷,而且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感受力,懂得了人有时可以去那些虚拟的时空里去寄身寄情,就扩大了学生的精神疆野和生命时空,使他们在所生存的物质空间之外找到一个或多个“精神天国”“宗教圣境”和“个人乌托邦”,从而有了一个生命的缓冲空间。
2、怎样拉近师生距离?
答:我只想说出两个词——不怒而威、不法而威。具体做法应该是:(1)靠教师长期培养和形成的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做教师的,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无不散发和透露出人格的信息,学生不仅听你怎么说、怎么做,更多的是从教师的潜意识行为表现发现教师的人格、人品。可能在你的下意识动作中,学生发现了你的内心世界,可能在你自己也没有觉察到的细枝末节上发现了你的品格。学生终归是纯净的,一旦他发现了某教师在说教之外其实是个龌龊小人、是个偏狭的伪君子、是个庸俗的市侩,那么,即使你嘴里长期宣扬再怎么高尚的东西,他也会拒你于千里之外,藐视你。相反,那些嘴里并不怎么标榜自己,也不净拿“高尚”“伟大”教训学生的教师,只要他骨子里、血里有人格,学生也会把他看得很高,也会从心底里对他敬重有加。从而在乎他的一切话语和行为,很在意地模仿和学习,受到深层感染和熏陶。(2)靠教师的学养和智慧去感动学生。在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有的教师并不故意和学生去拉扯关系,他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上、对学生智力的生成上、对学生方法的引导上。可是学生却爱戴他、崇拜他,以有他这样的老师而自豪;相反,有些教师故意去讨好学生,用不由衷的语言去夸奖学生,用肉麻的、不负责任的“甜言蜜语”去拢络学生,学生却不买他的账。最后的结果是越讨好学生离他越远、越拢络学生和他越生。(3)教师要对学生付出真实、贴切的爱,要爱在点子上,要从学生出发注重爱的质量。教师对学生的爱只要是出于真心,就会在眉宇、眼神、顾盼、语气、细腻的动作、说话用词等方面透射出来,它滋养的是学生的自信、尊严、胆量、真诚,它尊重的是学生的人格,保护的是学生的智力,激发的是学生的灵性、善于发现的是学生的任何一点“可敬”“可爱”,肯定和欣赏的学生引以为自豪的优点,理解的是学生的苦衷,拿掉的是学生的疑虑和自卑,拨开的是学生面前萦绕的迷茫。在学生心中,教师是在乎他的人,是善于发现他亮点的人,是诚心帮他的人,也是懂他的人。学生这样想了,就会把真心递过来,裸出真实的自己,他不怕受到什么伤害,相反地,对教师表现出无限的信任。(4)多从正面去引导学生,给他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