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赵本山不幸了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北方的腊月二十三南方的腊月二十四小年开始,各地电视台的春晚就陆续开播了。各地的春晚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争相请赵本山及其弟子压轴以抬高品位。央视如此,湖南卫视如此,北京电视台如此,辽宁电视台的春晚更是任由赵家班挥霍。央视向来是店大欺客的主,任何一个明星大腕都得在春晚导演面前卑躬屈膝、任劳任怨。唯独赵大叔可以客大欺店,在央视导演面前当爷。
众人皆知,春晚成就了赵本山,赵本山也成就了春晚。自从赵本山以《相亲》登上央视春晚后,“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一奖,就成了赵本山专属,其他人只能竞争老二的位置。以至于举国上下形成一种观念定式,没有赵本山,春晚就不能称其为春晚。观众的纵容使赵大叔自觉地承担起了春晚旗手的角色,摆出一副了只要观众还没有“审丑疲劳”就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誓将赵氏春晚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
说实话,我对赵本山及其弟子的小品是不买账的。余秋雨说赵本山是大师,我却认为赵本山的作品很丑陋、很低俗,以往曾写过博文大加批评。我觉得文艺作品可雅可俗,但一定要干干净净;不管形式如何,都离不开真善美这一核心。文艺作品中的“丑”是一种艺术上的“丑”,本质上仍是美的。而赵本山的东西,多属于东北人在炕头上耍大彪拿不上台面的那些玩意儿。就比如,今年的湖南卫视春晚,赵本山一上台,就和徒弟借着说把猪“卸那”把谢娜骂成了猪。当然,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从来是见仁见智。我不喜欢,不等于别人不喜欢,也不能改变余秋雨尊赵本山为“大师”。
但是,我想,春晚作为一个“新民俗”,必须考虑其中的文化价值问题。如果说,春晚就是中国人的一顿团圆饭,就应该是一桌包含“八大菜系”的大宴,不能把春晚变成了北方人的春晚,更不能把春晚变成赵本山一个人的春晚。让赵本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不仅是赵本山不能承受之重,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贬值。
我又再想,假如,记住啊,是假如,假如赵本山真的不幸鞠躬尽瘁了,春晚会个什么样子?抑或说,这春晚还办不办?
上一篇:辛卯春节杂感     下一篇:涂鸦与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