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海吧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去看看海吧(随笔)

孙柏昌

  

今天凌晨,窗外还朦胧着曙色的时候,我蓦地想到:为什么不去看看海呢?

虽然居住在海边小城,毗邻大沽口,却难得坐在海边,去吹吹那湿润的风。

当你痛苦得不能自拔或者幸福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好象都应该去看看海,呼吸一下那咸涩的气息,瞭望一下有着霞光的远海,不管是落日余晖,还是曦云灿烂……

当你面对大海的时候,听着那永恒律动着的潮汐、涛声,那尘世的烦扰与喧嚣、背叛与忠诚、欺骗与抚慰、罪恶与鲜血……或许都会一洗而去。

人,无论是谁,都是一粒沙子。怎样的人生,都只是一个瞬间。

我许久没有去看海了。

人,有时很奇怪。愈是唾手可得的美好,愈是被忽略,与你很容易擦身而过。

我注定与海有缘。我的故乡也在海边。而且一生都在转着渤海湾转来转去。虽说家离海只有20多公里,可第一次真正看到大海,却是13岁的时一个秋天,我刚刚读初中。

那是一个三面红旗高高飘扬的年代。蓬莱、黄县、长岛三县合一,成了一个蓬莱。初中课文里,有一篇杨朔先生写的《蓬莱仙境》,里面很多内容都是写黄县的一个山乡——七甲。于是,我读书的黄县二中,也就变成了蓬莱四中。我不知道学校里为什么会组织那么一次游蓬莱阁的活动。数百名学生逶迤着一个长长的队,跋涉了20多公里。我还是第一次走那么远的路,第一次登蓬莱阁,看八仙过海的丹崖山,还有那被一条岛链分开的渤海与黄海……

至今依稀的记得,蓬莱阁里有一个老人,是道士,还是一个普通的守山人?记得,他养着一只猴子。因为那只可爱的猴子,老人那不动声色的脸,那弯弯曲曲皱纹里也好象贮满了慈祥。

“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跃进马。”那是一个激情的年代,村落城镇的墙壁上,到处都写着画着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我们还在蓬莱城住了一夜,住在哪儿?忘记了。那时候的小县城,肯定没有一个可以容纳突然涌进的数百人住宿。那天晚上,我们还与蓬莱一中、蓬莱师范举行了联欢。有节目演出吗,也不记得了。仍然清晰着的是那此起彼伏的歌声。那是在蓬莱师范的礼堂里,三个学校的学生分别坐在不同的区域,互相比赛合唱。都唱了些什么歌曲,也记不清楚了。总之,都很雄壮,也有气势,唱得我们都有点热血沸腾。最近,偶尔也看到重庆在唱“红歌”。那个年代,凡歌必红。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那歌声也确实让人长精神,觉得“赶美超英”只是三天两天的事儿,不远。当然,也非常真诚的相信: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主席也用铁与血的实践证明了自己的话,抗美援朝、珍宝岛、中印边界反击战……

去看看海吧!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一个伟大的声音仍然在耳边回响。

我们确实需要一种“气”!一种“白浪滔天”、“黄河在咆哮”雄浑的气。

此刻,我忽然哼起了“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是因为博文写完了?还是又可以在虚拟的博客海洋里泛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