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短信与一项人才政策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封短信与一项人才政策(笔记)

——我的企业笔记之9

孙柏昌

 

前几年,我退休时,一个经理人告诉我:前几天,李秉铨总经理还说,起用82届,是柏昌的建议。

我听了以后,有点感动,觉得李总还记得我写的那半页纸,都十五六年过去了。或许,我的那半页短信早已灰飞烟灭了。李总是一个胸怀很宽大的人。他其实没有必要记住,或者即使记住了,也没有必要说出来。我觉得,作为一个下属,为公司决策提出一点建议或想法,是分内的事儿,而决策并成为一项政策则是总经理的权力。

他完全可以忘记的。忘记了也就忘记了,无据可查。不像眼下的EMAIL,即使过去了多少年,或者你删除了,仍然还留下了记忆。在记忆上,电脑会比人的大脑更准确、更公正,不会因一己的私利改变什么。

1990年,我在公司宣传部新闻文化科当了不满周岁的科长。期间,我曾经向李总写了三封信(后来,我回小报继续当记者时,写了第4封信,那是为故乡办事的信)。记忆里,李总对我的信,都极重视。我的信,都很短,一般是半页纸。也不是那种打告密或者打小报告的信(我一生也没有写过那样的信,我觉得,那样做事,人格卑下)。当时,我的办公室在四楼。李总的办公室在三楼,送信很方便,走下楼梯就可以了。其中有一封信,李总的反应、决断得非常迅速,一个多一点小时,便成为一个指令回馈到我们新闻文化科了。记得,那是关于录像设备向新闻、科技两路集中的建议。

关于起用82届的建议,我好象写了多半页纸。其中说了三点理由:一是,他们都工作八九年了,在自己的岗位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二、恢复高考后,他们是第一批大学生。能够考入大学,有自身的智力优势;三是,82届大都经历过上山下乡的锻炼,其追求志向并未因艰难的生活而失去,有着自身性格上的优势。好象是说了以上三个意思。

我在当记者期间,认识了一大批八二届,与他们都有过很好的交流,提出这样的建议,理由很扎实。

之后,成为了公司的一项重大人才政策付诸实施:调研、考察、提拔。我记得,仅在渤海公司,1990年,走向处级领导岗位的八二届,大概有20多人。现在,这些人,有的进入海洋石油的高层,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了。当然,也有的人到了国外;还有的人,进了监狱。

当我与老部长合作写书的时候,我对他说了:起用八二届,是我向李总写了半页信。他说,他不知道是我的建议。他曾经到过渤海,召开过八二届的座谈会。

当我的文学创作欲望不得不被企业扭曲成企业思维的时候,我一直作为一个新闻人,对企业进行着自己的独立思索……

上一篇:拒绝     下一篇: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