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相对的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时间是相对的

                                           文/秋阳

一、光自身的时间完全停止

    科学指出,运动时间(T`)变慢遵守公式:(参附档formula 1.jpg)。T是静止时间,V是速度,C是真空光速。当速度比光速小得很多的时候(V/C→0),时间的改变小,都是静止时间(T`→T)。日常生活属于这种情况。但当速度趋近于真空光速时,时间变慢就会明显起来。这就是宇宙飞行,特别是加速器中微粒子过程的情况。微粒子过程会随粒子速度的增加而按上式变慢。

    当速度趋于光速时(V→C),时间停滞(T`→0)。理论上讲,光无论跑多少年,它的钟不会走一秒。像俗话所说“天上一日,地上千年”!根据多时性设计制造了高能加速器。


二、宇宙“黑洞”范围时间停滞,宇宙中可以实际存在。

    宇宙“黑洞”是由超高密度物质构成,具有极强引力,时间都无法逃逸。比方:把地球压缩成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物质密度。

    引力场中时间变慢,这是好理解的。设想在引力场中有一自由下落体的参照系。我们站在系内消除了重力。它的钟代表无引力的钟。但若朝外看,引力场的钟成为运动的了。运动的钟要变慢。故引力场的钟比引力之外的钟要慢。(对中心对称的引力场,如太阳等,科学给出的时间公式是:(参附档formula 2.jpg),r。称为许瓦兹半径或“黑洞半径”,r是离开中心的距离,T是r。处的时间,T。是无限远处引力为零的时间。r越小,引力越强。时间T’越慢。当r→r。时,T`→0,时间停滞)。人们应用太阳附近时间变慢,和空间径向尺缩短的非均匀时空(多局部时空并存)理论4,已精确的解释了日蚀时太阳附近星相移位和水星进动等天文现象(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其绕日的椭圆轨道会徐缓地朝前方旋转,或称进动,每世纪进动角为44`。近代天文学发现的百矮星,黑矮星,中子星和“黑洞(Black Hole)”等,都是引力極强的时空区域。

 

三、美国天文学家哈伯(Edwin P. Hubble)1924年提出了一项重大天文学发现:

   被称为哈伯定律。定律说:宇宙星系都快速遁离地球,且离开速度(V)和它们相对地球的距離(L)成正比:

V=H譒,比例系数H,称哈伯常数。最新的数据是1/110-1/150亿年。由此得出:
a)宇宙是膨胀的:
这可用吹肥皂泡(或气球)作比喻。开头由小泡膨胀起来。胀大时,膜面上所有的点都是互相远离的,且越远的离开得越快。宇宙也类似,从宇宙的任何地方来看,天体互相远盾。宇宙中的任何物质,包括地球,无例外地都在不同地点的宇宙边际上,并且都可等价地来描述宇宙。宇宙现时的线度(例如地球和最远的星系现时距離)即是宇宙中不回转的最远距離。可类比肥皂泡上直径大圈的半个周长。如果要引入宇宙参照系,每一点都可选为起点。但宇宙因空间膨胀,不能用通常的(惯性系)时空性质来考虑宇宙。
b)宇宙年龄即宇宙膨胀的总时间(即地球和遥远星系分开到目前宇宙线度距離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取为胡伯常数的倒数(1/H),110-150亿年。(1/H=L/V=距離/速度=时间)。


四、推论(仅供参考):

    天国是一个光的国度,在光的国度,时间完全停止,也就是说时间没有了意义,所以可以永生;反之,“黑洞”等引力極强的时空区域是没有光的世界,可能就是地狱所在,超强引力,连时间都逃脱不掉,所以沦落到地狱的灵魂无法得救。

 

 

【哈勃定律】

 
      

        简介:

     

       1929年,E.P.哈勃发现河外星系视向退行速度v与距离d成正比,即距离越远,视向速度越大。

  哈勃定律是物理宇宙论的陈述:来自遥远星系光线的红移与他们的距离成正比。这条定律是哈柏和米尔顿·修默生在接近十年的观测之后,于1929年首先公式化的。它被认为是在扩展空间范例上的第一个观察依据,和今天经常被援引作为支持大爆炸宇宙学的一个重要证据。这个常数的最佳数值是在2003年使用人造卫星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测得的,数值为71 ± 4 km s-1 Mpc-1。在2006年的资料,图中对应的是77 km s-1 Mpc-1。


  在宇宙学研究中,哈柏定律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但哈柏定律中的速度和距离均是间接观测得到的量。速度——距离关系和速度——视星等关系,是建立在观测红移——视星等关系及一些理论假设前提上的。哈柏定律原来由对正常星系观测而得,现已应用到类星体或其他特殊星系上。哈勃定律通常被用来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

定义
       定义:

河外星系的视向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越远,视向速度越大。这个速度——距离关系在1929年由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称为哈勃定律或哈勃效应。在宇宙学研究中,哈勃定律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但哈勃定律中的速度和距离均是间接观测得到的量。速度——距离关系和速度——视星等关系,是建立在观测红移——视星等关系及一些理论假设前提上的。哈勃定律原来由对正常星系观测而得,现已应用到类星体或其他特殊星系上。哈勃定律通常被用来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

     

       发现:  

 
自河外星系本质之谜被揭开之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银河系扩展到了广袤的星系世界,一些天文学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星系。从1920年代后期起,哈勃本人更是利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威尔逊山天文台2.5米口径的望远镜,全力从事星系的实测和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测定星系的视向速度,以及估计星系的距离,前者需要对星系进行光谱观测,后者则必须找到合适的、能用于测定星系距离的标距天体或标距关系。哈勃开展上述两项工作的目的,是试图探求星系视向速度与距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宇宙中所有天体都在运动,天文学上把天体空间运动速度在观测者视线方向上的分量称为天体的视向速度。视向速度测定的基础是物理学上的多普勒效应,它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J.C.Doppler)于1842年首先发现。该效应指出,运动中声源发出的声音(如高速运动中火车的汽笛声),在静止观测者听来是变化的。若以c表示声速,v为声源的运动速度,则静止观测者实际听到的运动中声源所发出声音的波长λ,与声源静止时声音波长λ0之间的关系符合数学表达式(λ-λ0)/λ0=v/c,称为多普勒效应。因为声速c和静止波长λ0是已知的,λ可通过实测加以确定,所以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出声源的运动速度v。声源的运动速度越高,声波波长的变化越显著。


  光是一种电磁波,如果把多普勒效应同样应用于天体光线的传播上,公式中的c就是光速,v就是天体的视向速度。以恒星为例,通常在恒星光谱中会有一些吸收谱线,这是恒星表面发出的光辐射被恒星大气中各种元素吸收所造成的,且特定的元素严格对应着特定波长的若干条吸收线。只要把实测恒星光谱中某种元素的吸收谱线位置(即运动光源的波长λ),与实验室中同种元素的标准谱线位置(即静止波长λ0)加以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位移Δλ=λ-λ0,即多普勒位移。λ0是已知的,而Δλ又可以通过观测得到,所以通过多普勒效应即可推算出恒星的视向速度v,这就是确定天体视向速度的基本原理。据此,英国天文学家哈金斯(W. Huggins)在1868年首次测得天狼星的视向速度为46公里/秒,且正在远离地球而去。


  哈勃开展的这项观测研究是非常细致又极为枯燥的,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现代设备相比,1920年代观测条件很简陋,2.5米口径望远镜不仅操纵起来颇为费力,而且不时会出现故障。星系是非常暗的光源,为了拍摄到它们的光谱,在当时往往需要曝光达几十分钟乃至数小时之久,其间还必须保持对目标星系跟踪的准确性。为获取尽可能清晰的星系光谱,哈勃甚至迫不得已用自己的肩膀顶起巨大的镜筒。人们调侃地形容说“冻僵了的哈勃”就“像猴子般地”成夜待在望远镜的五楼观测室内,“脸被暗红色的灯光照得像个丑八怪”,由此足见这位天文学大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

 
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到1929年哈勃获得了40多个星系的光谱,结果发现这些光谱都表现出普遍性的谱线红移。如果这是缘于星系视向运动而引起的多普勒位移,则说明所有的样本星系都在做远离地球的运动,且速度很大。这与银河系中恒星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银河系的恒星光谱既有红移,也有蓝移,表明有的恒星在靠近地球,有的在远离地球。不仅如此,由位移值所反映出的星系运动速度远远大于恒星,前者可高达每秒数百、上千公里,甚至更大,而后者通常仅为每秒几公里或数十公里。


  在设法合理地估计了星系的距离之后,哈勃惊讶地发现,样本中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其谱线红移越大,且星系的视向退行速度与星系的距离之间可表述为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关系:v=H0r,(v表示星系的视向速度,星系的距离为r)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式中的比例系数H0称为哈勃常数。


  哈勃于1929年3月发表了他的首次研究结果,尽管取得了46个星系视向速度资料,但其中仅有24个确定了距离,且样本星系的视向速度最高不超过1200公里/秒。实际上当时哈勃所导出的星系的速度-距离关系并不十分明晰,个别星系对关系式v=H0r的弥散比较大。后来他与另一位天文学家赫马森(M.L.Humason)合作,又获得了50个星系的光谱观测资料,其中最大的视向速度已接近2万公里/秒。在他们两人于1931年根据新资料所发表的论文中,星系的速度-距离关系得到进一步确认,且更为清晰。1948年,他们测得长蛇星系团的退行速度已高达6万公里/秒,而速度-距离关系依然成立。今天,哈勃定律已被众多的观测事实所证实,并为天文学家所公认,而且在宇宙学研究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哈勃这位举世公认的星系天文学创始人始终不愿接受术语“星系”,他在自己的论文和报告中一直坚持用“河外星云”来称呼河外星系。因此,美国历史学家克里斯琴森(G.E.Christianson)亲昵地把哈勃称为“星云世界的水手”,并以此作为书名,用35万余字(中译本字数)的篇幅详细记述了哈勃的科学生涯,特别是他在星系世界中长年的辛勤劳作和做出的不朽业绩。

 

上一篇:一个人的生日     下一篇: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