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王勃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烂熟于心久矣。想来,亦由于此句之故,我记住了“初唐四杰”之首的大才子王勃。
   今岁暮秋初冬时节,我登上了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说实在的,韩愈老先生所言“瑰伟绝特”,我是一点儿也没看出来。听人讲,眼前的这座滕王阁,为1989年10月第29次重建。虽说是仿宋建筑,亦不失“碧瓦重檐,层台耸翠”之风范。然而,给我的感觉却是活脱脱一个假古董,叫人提不起神,起不了兴。环顾四周,这滕王阁竟然与一座座具有现代气息的高楼相连,可以说是氛围全无。登楼远眺,原本颇为开阔的江面出现了一道长长的堤坝,颇似原本面容姣好的女子脸上多了一道疤痕,好不叫人可惜。再细看,眼前的江水渐枯,且已浑浊。真可谓,秋水长天之景难现,落霞孤鹜踪影渺然。不知韩愈老先生见了如今的滕王阁,还会不会有“临观之美”、“江南第一”的盛赞了。
   楼阁没有什么好看的,景色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了。倒是阁中苏轼手书《滕王阁诗序》吸引了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欣赏着东坡居士典雅的书法,咀嚼着这脍炙人口的文字,自然而然地令我想起了英年早逝的王勃。
   关于王勃于重阳日登上滕王阁作序的故事,最早的记载怕要算王定保的笔记《唐摭言》了。王勃十四岁那年从山西动身、万里迢迢去看望遭贬至南海交趾为官的父亲。恰逢洪都府阎都督开宴,遍请江右名儒,说是要请各位才子为滕王阁作记。被请的才子们知阎公之婿前一天晚上就撰好了序文,因而一再推迟,不敢应承。谁知轮到王勃时,王勃欣然受之。阎都督大为不悦,退而更衣。王勃哪管这些,长饮之后,执笔而作,文思泉涌,一泻千里。小吏跑步报所写诗文,前几句,都督均不以为然。当报到“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大喜。再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阎公拍案而起,“此子落笔如有神助,天才也。”在众人敬羡之际,王勃早已不辞而别。此时,阎都督发现结尾诗的末句空留一字未写,众才子见是“槛外长江□自流”。于是,有猜“独”的,有猜“船”的,有猜“水”的。阎都督均不满意,吩咐下人快马追赶王勃,以千金而求一字。待下人几经奔波,从王勃那里得字而回时,都督满心喜悦,问道:“究竟何字?”下人答道:“字已写在我手心,大人请看。”谁料想,下人在都督面前伸开手掌,竟空空如也。“千金难买一字啊!”都督正在感叹,猛一想,莫非是一“空”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好一个‘空’字!万千感慨,尽在一字之上。”众才子无不称奇。遥想当年,王勃在滕王阁上笔走蛇龙,挥洒自如,出神入化,是何等的风流倜傥,又是何等的洒脱狂放。王勃绝没有像如今的某些“大师”、“泰斗”之流,枉担了“初唐四杰”的虚名。
   说来甚是可惜,有如此才情的王勃,竟是命运多舛多难。公元675年,他竟在赴交趾的途中不幸溺水受惊,时隔不久,便结束了极其短暂的二十六年人生。这给唐代的文坛带来了怎样的悲哀?这给后来的华夏文化,留下的又是怎样不可弥补的缺憾?虽说,对王勃历来也是褒贬不一。即便是他那天才联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有人认为是仿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所得。我想,即使是仿,王勃之句与原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矣。王勃的“落霞秋水”一联,状及滕王阁万千气象,周遭景物,透视出诗人开阔的眼界,高远的意趣,博大的胸襟,这是庾信“落花杨柳”一联无法比拟的。
   叙说王勃生平种种的小说、戏曲、电视剧之类不少。我从南昌回来不久,就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看过一部描写王勃的电影,很受感动。不是为别的,电影中,“落霞”竟成了诗人十分心爱的女子,不仅貌若天仙,而且精通音律,纤纤玉手间流淌出的是美妙醉人的乐曲,好不叫人爱怜。结尾处,“落霞”竟又与“孤鹜”一起飞向蔚蓝的苍穹,何等美妙,何等浪漫!然而,再看看在苇丛中奔跑的诗人,是多么的凄惨,多么的悲凉!王勃,你让世人记住了滕王阁,而滕王阁也让人们记住了你的凄凉。一想起这些,心头不免平添几多感叹,几多忧伤。“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当年年少才高的王勃,如今又在何方?那潺潺不断的江水,是你发出的感叹吗!
上一篇:登黄鹤楼     下一篇:难忘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