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听歌的事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说到听歌,中国13多亿人口中,应该是人人都听过歌。

    晚上综艺频道有一档娱乐节目,是心连心情系湘西的一个露天舞台上众多歌星登台表演节目,台上台下,不得了的人啊。彩旗高飘,歌声飞扬。我在隔壁房间,忽听得一位熟悉的老歌手用美声演唱一首老歌,歌唱祖国歌唱人民的歌曲,听歌确实感动。歌声里,我感受到人民的地位在歌声里是那样的强大。可是,我忽然纠结起来,如果现实社会人民的地位至高无尚多好。我也是人民一分子,如果我的日常生活如歌里唱得那样多好。

    我想,歌更多的时候,是给人一种精神寄托吧。我的精神寄托也许就在歌声中。你看,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后,不是马上烧饭做菜,而是打开电视音响放上VCD,然后拿起话筒,唱什么歌呢?感觉想唱某个歌星的歌时,就一连唱着去,想唱邓丽君的歌时,便一盘一盘地找对味的歌,一连唱了几首后,终于与《你照亮我的心》的感觉对上了:“世上还有谁在我心中使我这样着迷,世上还有谁在我心中永远让我挂念,我要向世界上每个人宣布我的恋情,我要向世界上每个人说出我的心意......”我很快就投入到歌声中,整个思想就在里面游荡。歌曲给了我好感觉,一种精神寄托。虽然这种精神寄托是没有目的的,但,能我暂时忘掉一切烦恼与忧虑。这就是歌曲的魅力所在。

    我当然知道,听歌是一种享受,唱歌也是一种享受。不过,享受带来的,有快乐,也有痛苦,也有无味。每个人对歌的感受,都取决于自身的文化修养与道德素质等。

    刚才又听到朱之文座客央视3台综艺文化视点栏目的本期话题《泥土的芬芳》,那浓重的山东口音,唱着《我要回家》,因为我是在隔壁房间听,便觉得唱得不乍地。我忽然想,人出名真的是要“东风”,全国有多少人盼出名哟,特别是那些文艺人,还有艺术院校的学子们,哪个不想出名成名?

    朱之文的名气似乎太大了点,我感觉其中有搞笑成份。因为从专业角度来说,他唱得并不怎么样。音域有限,表达歌曲的内含差把火。表情给人有种僵硬的感觉。总之,他虽然喜欢唱歌,但唱歌的天赋还是欠缺有余。

    不说朱之文了,我对他并不感冒。他,一个农民今天能出现在13亿人的面前,主要是靠他的勇气。我一句话概括他,他敢于出丑,不怕观众说三道四。而这个,正是当下人最缺失的东西。你想想,全国有多少人想站在星光大道舞台上的,可我看了这么多年,感觉还是不倒位,因为中国人口太多了,有才的能人何止是一周才一次的星光大道舞台比拚能满足的。大概有很多人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怕出洋相嘛。比如我吧,就怕出洋相。咱才艺表演差把火,这一关肯定是被刷下来的。别说第一关呢,虽然有运气的成份,但这么多年来,我眼中的星光大道的那些评委还是蛮正公的。所以那一个个去比拚的文艺爱好者们,胆量可是了得啊。

    要说胆量,当下人变得越来越小气,越来越自我。我偶尔看到听到什么见义勇为的人士用生命的代价去解救可能的成功,虽然行为与思想动机是纯真高尚的,但如果是以一命换一命的话,我觉得值得商榷。但话又说回来了,正因为见义勇为的人事先不知后事,仅是凭借一颗善良的心去做善事。谁也不能预知“且听下回分解”。当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情时,那些冷眼旁观的还是占多数的。就像台下观众一样。当看到台上的演员表演带劲时,给予热烈的鼓掌,当表演不够“火”或是“次”时,总是张开小嘴议论或是发出嘘声。因为我当了这么多年的台下观众,所以对台下观众的反映非常清楚。

    说听歌的事,一下扯了这么远,其实我听隔壁那电视里传来的歌声,有齐唱的,有独唱的,总之,第一感觉就是热闹,其次是热闹中感觉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格格不入。如果台上那些演员的赞美之歌仅仅是给台下观众带来那短暂的快乐的话,过后会是什么?还不是要油盐酱醋柴吗?要与活生生的现实打交道吗?如果我们每天接触的油盐酱醋柴里都充满着欢声笑语,我想,这个世界就是最完美的世界了。因为博爱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上一篇:感悟夜读     下一篇:美而好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