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本是一个关于生活的信仰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辣、鲜、咸、甜,红椒、紫菜、黄鱼、海参,爆炒、慢炖、白煮……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引燃。
每个地方都有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味道,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自己亲切熟悉的味道。这种味道,是中国人对于生活的信仰。
   《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的范围辐射到了全国各地,从西域高原的藏族农民到东方明珠上海的芋头种植者,从东北黑土地的辣白菜到彩云之南的诺邓火腿,从蒙古高原的牧民到南海之滨的捕鱼人……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的平易近人,无论是偏僻山乡里最朴素的烹饪还是时尚都市里最精致昂贵的菜肴,一道道菜背后都是一个个辛勤劳动的人和在他们发生的一串串平凡感动的故事。
    那对为了采集松茸而担忧的藏族母女,那对牵挂家中,身患胃病之苦大的采藕兄弟,那个脸上挂着辛勤汗水的陕北卖馍汉子,那个陪着阿公阿婆制作年糕的天真小女孩,那个大奥制作虾酱的老婆婆……他们的生活虽然普通,甚至于艰辛,却充满着坚定和坚持。这是一种对生活的信仰。

在这部纪录片中看不到那种煞有介事的议论和评判,看不到做作煽情的镜头和台词,它展示的是平民的故事,因而它的一切呈现都是朴实的。在一个个人物和故事里,甚至能看到我仍然在湖北农村的奶奶的影子,他们也是这样的生活着,朴素而恬淡。他们会在过年前杀猪后,将上好的猪肉腌制成腊肉,挂在土灶上方烟熏。爷爷会在重要节日和贵客临门的时候磨豆子,打豆浆,做豆腐。奶奶会在端午节到来前做好一只只白粽子……
    现代社会充斥着太多负面和激烈的事情,过于功利而浮躁的追求使得曾经最善于顺应自然、溶于自然、用于自然的中华民族变得焦虑短视甚至于人性道德退步。许许多多的人找到了这样那样的原因,有的归罪于上层建筑的缺陷、有的推说不如外国人那么会自律等等。
    每一种制度、每一个种族、每一块文化聚集区都曾经在社会变革期出现过斑斑劣迹的事例。而今的中国也正处于一个变革期,我们正在完成着绕不过去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于是我们看到了种种让我们愤慨、让我们不安的事情。例如腐败、专制、有毒食品等种种问题。

在权力、利益、生存的诱惑下,我们失去了自我。于是我们不快乐、悲观、彷徨、暴躁、失态。然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种温润而执着的力量融到了心里面。原来,在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如此单纯而质朴的生活啊,片子中的所有人都充满着对生活最为平实朴素的希望信心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导演陈晓卿说。
    我曾听很多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人说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勤劳坚韧的民族。这种勤劳坚韧来自于对生活本身的信仰。也许我们正在迷失,但相信最终我们会在经历变革的阵痛后悄然回归,重新唤回对生活最简单平和的渴望。

一菜一故事,一汤一文化,锅碗瓢盆中透露出丰厚的文明;酸甜苦辣咸,蒸煮炸炒炖,五味烹饪中能咀嚼出玄妙哲理。质朴纯净的为食之道越来越远,互相荼毒的现实让人心生戒备,快节奏让我们见到的多是终端消费成品,没有烟火、没有辛劳、没有情感,无论饕餮盛餐还是日常简食,真正缱绻在味蕾之间的是情愫.才下舌尖,又上心间,那是百转千回的滋味和情怀.

烟火人间,因为有了烟火的熏烤,才有生活的味道。许多沧桑的往事,许多鲜活的记忆,虽经时光的烟熏火燎,被沾染上岁月的灰尘,刻上了日月的痕迹,但只要擦去外表的迷离,就会露出深邃的内涵来。
    那些碧绿生青的菜蔬、那些油光锃亮的瓜果、那些在大红色或天蓝色塑料盆里欢快游弋着的鱼鲜、那些瑟瑟发抖地挤在笼子里的肥硕的鸡鸭。还有那些可爱的在小吃摊位上兢兢业业的老太太们,她们或煮鸡蛋,或炸油条,或烧出一碗汤水浓郁的羊肉面来讨人欢心。当时,有多少个孩子是迷恋着菜市场的,现在,又有多少个长大了的人是摒弃了菜市场,选择去窗明几净的超级市场购物的呢。诚然,我们不能阻止在这个时代里,菜市场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但如果每个大城市至少能保留一个仍如往日般色彩斑斓又闹哄哄的菜市场,我们也就留住了一处心中的游乐场。

 

上一篇:原来亦可这般     下一篇:生活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