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天空还给你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们用爱的承诺来对抗世情的冷漠 。

 

 

 

 

三点多醒来,夜凉如水。这是一个静谧到奢侈的时刻,所有时间的流逝声被无限放大,客厅的钟声,街道的车声,心脏的跳动以及血液的游走。交织成网,笼了万般生灵,旅梦者抑或未眠人。

 

 

 

枕侧搁着张小娴的册子,蓝色渐变封面,蓝色标题及带了蓝色气息的书名,《把天空还给你》。说来倒也有趣,她的书俱是我买来送给L女士的生日礼物,搁在书柜最下层,与烹饪、保养、心健等杂书混在一起。近日着实是因为太闲才在整理房间时翻出它们。蒙了层尘,仿若透着些被倦弃了的委屈——书都是有灵性的,同人。

 

 

 

久到不记得上次读散文是什么时候,总有好些时日是在小说中消磨。至为疯狂者是在读亦舒的那段日子,一个故事通宵翻完,之后再反复读上几遍,总想从那些素简的文字下剥离出些人性深处的阴影。现在想来也实在天真,毕竟自己并没有怎样丰富的经历,又哪里有周密的心思得以顾全所有的角度。故事,总是一千读者一千感慨。苏樱道,人总在别物上寻找自己的影子,音乐或电影,古玩或藏书。小说是个虚构的结界,有着暧昧的边缘,用幻觉的快感牵引出真实的悲喜。剧情内外,声色未动。

 

 

 

其实自己是很浮躁的人,故事读太多难免会拓展感性的一面,然这现实生活所需,却是绝对的理智。据说一个人在枕侧放的书会昭显其性格追求。倘若这话在理,我想该是时候把床头的小说换成散文或游记,而至于把亦舒换成张小娴,只是一个转变的自我暗示罢了。

 

 

 

许是亦师太的文读的稍久了些,所以在读张的文时总是下意识的将两者对比。前者有世态炎凉的刻画,后者却多了些人性的温存,前者带着淡漠随缘的自矜,后者却透了些追求与珍惜的无畏。至此我又记起前几日于网上看到的有关亦舒的评,论其行文风格。言与席慕容相较,席歌世间真善美,亦讽世间假恶丑。这话未免偏颇了些,亦舒字里温情并不难觅,只是她或许更倾向于温情变质或褪色的必然趋势,染了些凉漠罢了。而至于席,我只能说人各有别。啊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又离题远了,笑,亦舒果然毒我不浅。

 

 

 

尤为喜爱书中各篇文中的点睛之笔,一句短论或半声感慨。多能表述这么一个女子清醒的自我认知以及笃定真挚的感情观。满溢期望又不乏理智,应当也算聪明的。她说:“当一个人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他反而有安全感。”这话换个说法,即人们往往因拥有太多而失去安全感。因为当下拥有,所以怕失去,所以会贪念。以诸多含蓄方式将你心剖于眼前,于是你得以看到自己最卑微的情绪,那些不为人知甚至不为己知的面面。

 

 

 

这是适合男人更适合女人读的书,适合恋人更适合单身者读的书。你总可以从中得到些什么,因你总会经历由一个人变为两个人再变为一个人的循环成熟,而在每个折转的拐点与抉择的路口,你所需要的或许便是这么一份温柔的坚守或坦然的宽宥。

 

 

 

她在后记中谈到书名的定夺,把天空还给你,不是送也不是留,是还。她说:“我把天空还给你,看似凄恻,何尝不是一种潇洒?两个人相爱的时候,共同拥有一片天空。分开的时候,也只能带走自己头上那片云彩。只要真诚地爱过,真心地付出过,我们会互相祝福,期望对方也有一片晴空。”这话过于无谓,略有不实。但顺着整书读到这里,似乎可看到她写下这些字句时舒展的眉与明澈的眸,那一汪碧波漾开晨色,化一隅默放于沼泽的青莲。

 

 

 

 

 

 

 

“最难承认的,并不是自己的错误,而是心里的妒忌。”

“人与人的相逢,常常是意料之外。但愿人长久。”

“你不知道你最爱的那个人哪一天会不爱你。你唯一可以做的,是使自己拥有被任何人爱上的条件。”

“既然从今以后无法再一起细味生活里的小哀小乐,唯愿你听我叮咛:好好生活。”

 

 

 

 

 

人若能无求,

就很写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