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溪
小溪没有名字。
也是盛夏。午后的村庄,在成片的知了声中显得更沉闷了。几条小道,白花花地曝晒在日光下,散着热气;村旁的竹海少了风的抚慰,也吐不出一丝的欢愉。这样的夏日正午,最清凉最热闹的,要数这条小溪了。
小溪极窄,水小,沿着山谷在梯田中间蜿蜒着。正是雨水充沛、草木疯长的时节,溪流两旁田埂上长出的草木,仿佛为小溪搭好了天然的屋顶,恰好给小溪遮了阳。三三两两的孩子们不怕酷暑,绾着裤腿在翻着石块,兴许,他们能捉到几只螃蟹呢。也有一些孩子带着簸箕,在深一点的水潭里兜鱼虾,轻轻地推过去,一簸箕提起来,总有不少收获。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抓住几条泥鳅。胆大的孩子,会把手伸进石洞中去摸索,有时候拉扯出来的是黄鳝,也有时候拉扯出来的是水蛇,立马把它甩得远远的。
这样的小溪,藏在大盘山的腹地,流过了我的童年。在螃蟹、河虾的美味中,童年就像沉在缸底的酒糟一样印在了我们的心底。
更大一些的时候,我们都上了学,且交了三五知己。
那是一段闲暇而快乐的读书时光。我们的学校,离家有几里路的距离,在稍微平坦的镇上。那里的水,不再是涓涓细流,终于有了溪的规模。傍晚时分,我们往往有一个半小时多的空余时间。恰好,夕阳染红了天际。三五成群的孩子,也没有课业的负担,都喜欢出了校门走个下坡到小溪里玩。
这样的小溪,已经不适合捉鱼虾了——在流动得快的溪水中,你就算看清了鱼虾的踪影,半秒之内它们立刻就能没了影儿。于是,有人就开始钓上了。备一个小竹杆,缠一段鱼线,接一个鱼钩,按一个浮子,挖几条蚯蚓,有模有样地坐在岸边,开钓。溪里的鱼有很多种,我们最喜欢的,要数长满斑纹的石斑鱼了,其次就是腹部两侧都有一溜白的小白鱼,最讨厌的,要数很少上钩却擅长偷饵料的小油鱼了。
也有不喜欢垂钓的。我们喜欢带本书,在溪流中央找个裸露出来的大石块,坐在上面看书。说是坐,其实是靠,那小脚丫,还是舍不得离开那清凉的溪水。看书呢,实际上也是个借口,无非是装点门面罢了。假装看那么一会儿,然后我们就开始涉水行走了(时髦一点,可以叫濯足)。看到一群石斑鱼游过,我们会一阵惊呼;看到好看一点的鹅卵石,我们就悄悄捡起;更多的时候,我们就这样三三两两趟水走着,走在溪中央,向着夕阳。我们的影子落在身后的水中,随着水波荡漾,就这样,悠悠清波,漾过了我们的年少时光。
读高中时,恰好是二十世纪末,我们算是赶上了好时代——至少没有无休止的补课,学校也没有全封闭的围墙。但是,我们在小溪里呆的时间还是少了,也许是长大了吧。
我的高中,坐落在大盘山的腹地,恰好就在大盘镇上。始丰溪从学校旁边缓缓流过。没有工业,就没有污染。学习之余,我们都乐意去溪边洗个脚,打个水漂,做个短暂的停留。听物理老师说,流动的水边负氧离子含量特别高。于是,有那么一段时间,傻傻的,也不下水,我就爱坐在溪边的石头上做点深呼吸,现在想来,真有点吐纳的味道。
下水不多了,但始丰溪与我们的生活还是息息相关。学校身处大盘山腹地,自来水短缺,我们便打水洗漱——不是去溪里,而是在学校的一口井里。井没有名字,在教学楼前的小广场上,离始丰溪很近,兴许,在地底下,井水与溪水相连。井口离水面大约有三四米高,井的边缘围着半人高的铁栏杆。井里还有鱼,黑的红的都有。
起床铃声还没响起,水井边已经热闹起来了。最先来打水的总是女生。人手一个塑料水桶,上面捆着绳子,外带一脸盆洗漱用品。女生打水,相当文雅。她们把水桶垂到水面,晃动绳子,轻轻一用力,水桶斜了,她们便轻轻提上来,基本上只有小半桶水。相比之下,男生就鲁莽多了。他们会大力甩动绳子,用力一扯,水桶就像体操运动员,来了个转体一百八十度,整个水桶都陷在了水里面。再一提,好沉!满满一大桶水就上来了。三两个朋友,合用这一桶水洗脸刷牙,足矣。
也有出意外的时候:有些人可能睡眼惺忪,提着提着,绳子就滑落了;有些人贪多,对自己绳子的承重能力估计不足,提到一半,绳子断了;还有些水桶的塑料老化了,某一个早上就突然裂了。于是,那口井底,不知道沉着多少只塑料水桶,不知道打翻了多少个清晨的宁静。水桶依然在井底沉着,但学子们的梦想,却展翅翱翔了。
大学毕业之后,我回到了大盘山腹地。始丰溪畔的校园,我呆了整整十二年,那条小溪,见证了我的奋斗与青春。
而我也认识了更多的溪流——宽厚的好溪、清幽的花溪、矫健的灵江。它们都匍匐在大盘山的周围,像一个个孩子,远行着,却又皈依在母亲的襁褓中,牵扯不断的,是那份血脉。
在这个酷热的夏日,我坐在文溪边,突然明白,我的生命从来没有离开过大盘山。我生在她的怀抱里,长在她的哺育下,活在她的荫庇中。她用她甘甜的乳汁,喂养了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我会走出去,但是,我一定会回来。骨子里的基因,抹不掉,也忘不了。
和这些小溪一样,我与大盘山,牵扯不断的,也是,那份血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