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回家的感受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的家乡在冀中平原位于河北衡水北部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60年代出生的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可以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在贫穷的日子中度过。尽管自己在学校品学兼优,但因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质量低下,1980年参加高考,我和全班同学一起名落孙山。后来我怀着一颗报国之心穿上了军装,当了兵。一晃30年过去了,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河北省方方面面的崛起,我的家乡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当兵前,我们那个小村全部住的是土坯房,每到夏天,天上下雨,屋内流水,老百姓的饭桌上一天到晚全是红高粱面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谁家要是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左邻右舍会刮目先看。期间我曾回过多次家,感到变化着实不小,令人欣慰的是提起近来5年的变化,我们那个不起眼小地方,那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了。

 随着党的好政策的逐步落实,河北省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毫不为过。记得2007年我回家时,尽管只有两年多没有回家,但家乡发生的细微变化着实令人吃惊。大部分的家庭告别了几代人居住的土坯房,取而代之的是窗明几净的瓦房;家家吃上了白面卷子,每顿饭尽管没有大鱼大肉,但也有二三个小菜下口。过去吃水靠人工用肩挑,如今自来水安到了每家每户的家门口......2009年我第二次回家,一进村又令我大吃一惊,全村的土坯房一间不见了,全是清一色的红砖瓦房,错落有致,规划的井井有条。婶子大娘们东家叫西家找,都拉我到她们家转一转,看一看,非要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心里才算踏实。全村的适龄小伙子都找上了漂亮的媳妇,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过去点煤油灯、点自制的蜡烛早已成为历史,家家通了电,买上了大彩电,过去东跑西颠看电影,如今坐在自己家里就能从电视里知道国内外的大事小情。过去一到冬天闲着没事就是玩牌、打麻将,现在村里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建起了图书室,没事了可以唱上一段自己喜欢的京剧、河北梆子,还可以看看书报杂志,增长知识的同时,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

  前几天,我利用出差的机会顺便又回了一次老家,开车走高速一路顺畅只用3个小时就顺利下了高速,一下汽车,眼前的小村变得简直让我难以置信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了。村内仅住几年的瓦房有的变成了二层小洋楼,外面全镶上了雪白的瓷砖,屋内有少见了火炕,大都像城市一样改成了包厢床,做饭也不用烟熏火燎了,一般人家都用上了电子打火的煤气灶。走进村子,坑坑洼洼的土道全部变成了水泥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几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论经济状况,就连我这参军多年的军官如今转业到地方工作收入还算稳定的媒体人来讲,与当年留在农村的同学们比起来也觉得过意不去,他们开了工厂,当上了老板,小汽车一买就是几辆,手机用上了“苹果”牌的。有的同学为了孩子上学在城里一买房子就是两套,装修考究自然没得说.....过去5天一个集买些吃的没处放全变了质,如今既有冰箱又有冰柜,有的富裕人家还有上空调。现在电脑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网上视频聊天、网上购物、谈生意等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也成为了父老乡亲的“家常便饭”。同学们见面格外亲,就是聚会也不像过去在家里随便对付几个菜,喝几口了事。现在非要到饭店点上十几个特色菜,饭店喝完了还要到卡拉ok里潇洒一把。现在,西装革履的乡村小伙子和俏丽的农村姑娘使人很难分辨出他们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

  家乡的变迁是社会的缩影。三次回家探亲使我从周围的人和事,看到了农村在改革开放中从物质到精神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切身感受到了河北在“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伟大进程中,发生的可喜变化。真是不看不知道,不感受不知道,一看真奇妙,一感受吓一跳。如今,我虽然转业到地方,但是身为河北人,感到分外自豪和无比的骄傲。因为,在过去的5年里,不论自己身处何地,在感受燕赵大地全方位变化的同时,我时刻也忘不了三次回家的一幕幕。

上一篇:文字思绪     下一篇:又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