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装虽然穿在身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南国的秋意也终于渐入佳境了,虽然中午还有些夏天的气焰,但早晚却已经温婉得如同我们的对外政策了。像我这般还穿着短衣短裤一身运动装束急匆匆走在晨昏中的的确不多了,相当多的男人已然是西装革履、道貌岸然、人模狗样了。

说到西装,大家应该容易联想到张明敏的那首《我的中国心》,其中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的句子曾打动了一代中国人。为什么这句平平常常的话会有那么大的感染力呢?这首歌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香港还是英属殖民地,洋装也就是西装是西方人的正装,所以香港的男人在正式场合自然是应该穿西装的,也就是说,流着和我们同样鲜血的龙的传人却不能像我们一样自由的穿汉装、穿中山装,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无奈!不难看出,那时在香港,穿西装其实带着鲜明的殖民印记,所以才有“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曾几何时,西装已经变成了我们的正装。早几年,我去日本、韩国、英国考察学习,行前都被告知:带上正装(即西装、领带),我曾询问理由,领我们出行的说是在一些正式场合是必须穿西装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规定,我也不知道是哪个“有关部门”做出的规定,我只知道,刚刚结束的北京那个大会上的那群人个个都西装笔挺、神气活现;我只知道,我们国家各种重要的场合、各样隆重的仪式,参加者几乎就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油头。西装革履可以理解为和国际接轨,倒是染头发、抹头油不知道又是和谁在接轨,我似乎感觉西方的男人除了喜欢喷香水,好像很少把头发染得乌黑继而抹得油光滑亮的,是不是在和外星人接轨呢?我善意的提醒一下,不要以为我在这里说了西方男人喜欢用香水,我们的一些人也马上去用,西方男人用香水的主要目的是掩盖身上的狐臭,这个总不好学了吧。当年,张明敏先生“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现在那些穿洋装的包裹的是什么心呢?也还是中国心吗?我不知道,所以不敢乱说。

其实,学人家穿衣服也没什么不好,现在还有很多人学人家不穿衣服呢,还美其名曰行为艺术。关键是怎么学,学了干什么。两千多年前的“胡服骑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难道说,我们当今的领导弃汉装,着西服,倡导西装革履,也是为了增强国力、军力进而雄踞地球吗?不仅如此,我们的大学甚至中学都在搞那些什么学士服、博士服,全是克隆人家英国学校的那副装束,不知道高校的那些高智商的校长大人们想过没有,只有英联邦国家才统一使用这样的毕业仪式。英联邦国家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难道我们现在也变成了人家的殖民地了吗?

我曾经也穿西装打领带,赶过一阵子时髦,我们单位好多人打领带还是我教会的。衣柜里西装还有很多套,领带也还有十几条,一是原来用过,总不能说丢就丢了,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成了文物呢,总比黑板上的粉笔字耐收藏吧;再说了,一些场合是必须要穿西装的,用以彰显我们和美国人、英国人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记得有一年上海开了个什么会,几十个中外元首都穿唐装,他们也都笑逐颜开的,并没有因没穿西装就影响了会议的进程,更没有因此闹出外交纠纷,反而显得一个个挺有文化的。何以我们的精英们就这么讨厌有着悠久历史传承、鲜明文化特色、高尚艺术品位的中华民族的服装呢?果真是为了跟国际接轨吗?你看奥运会开幕式上,许多国家的运动员入场的时候,都自豪的穿着他们本民族的服装,这既显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又体现了世界的融合性。如果都像中国运动员一样一律西装笔挺,那该是多么的单调乏味啊!

某智商太低,很多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明白,愿诸君有以教我!

上一篇:阿Q的革命     下一篇:行走在消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