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同春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电视连续剧《我叫王土地》是以黄河后套的开垦与开拓者王同春的生平事迹改编而成的。今年是他诞辰160周年,清明时节,我们来到王同春的故居,邢台县东石门村,缅怀这位乡贤前辈。

  王同春,字濬川、小名进才,生于公元1852年(清咸丰二年),五岁时因患天花一目失明。王同春少有大志,九岁时只身一人走西口,到口外西山咀姚家寨子为蒙古人放牧,十一岁时从甘肃人赵四头学习开渠灌田技术,尽得其妙。后来帮助郭有元(郭父死、郭年幼)经理渠道,当地土豪欲谋占郭家渠,王同春主持正义,不为私利所动,帮助郭有元击败了土豪们的图谋。王同春不仅一身正气,而且悉心钻研治水的技巧,据说他晚上把灯放在水面上来测量水平(一说点香火测量),因此,别人开的渠用个二、三年就因为泥沙淤渠或淤地而报废,王同春开的渠只流水不流泥沙,使用的年代久长,大大提高了河渠的利用率。

  王同春在后套的影响日益扩大。杭锦旗西泥召大喇嘛把庙产五百顷交给他管理,京章合少加格尔气把二千顷地交给他经营。晋人张正达也来投资和他共同开渠垦地。王同春先后开挖了义合渠长一百三十五里并支渠六道,灌溉面积达三四千顷。开沙河渠长一百三十余里,灌溉地三四千顷,开丰济渠长一百四十里。全河套共有大渠八道,王同春就开挖并经营了四道。灌溉地数万顷。越来越多的人投奔这个地方,这里成了灾民们求生存的聚集之地,王同春在隆兴长建立渠道管理机构,招募灾民开渠垦地,人越聚越多,后来建成了现在的五原县城。

  清朝末年连年饥荒,王同春每年都要放粮赈灾,四次捐粮9.5万石。有一个法国传教士找到王同春,要求共同经营渠地,并许以用外国势力加以保护,王同春说:“吾为中国人,不能将国土授予他人!”慨然严词拒绝。他一生两次遭人陷害,身陷囹圄,出狱后志向不减,仍然致力于后套的开发。因此,他在后套地区具有极高的威望,活着的时候就建有数座生祠,被尊为河神。据说抬着他的塑像游走一番就能风调雨顺,诸事逢凶化吉。

  民国三年,袁世凯拟委任王同春改良马种,为他编练一万名骑兵,王同春以只愿专办水利为由谢绝,后来农商部委任他为该部顾问。1915年(民国四年),王同春到山西朔县、应县指导开渠筑坝,引河水灌田2000余顷。1917年(民国六年)又在后套指导开凿杨加河,翌年开凿了新皂河渠、竣川渠、珊瑚湾渠。公元1925年(民国十四年),王同春到山东黄河口督修入海口,因中暑于6月28日病逝,时年74岁。

  王同春生有六子一女,三子王英,宣统三年毕业于绥远陆军小学,先任八区巡防队班长,后任骑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追随冯玉祥。民国十五年任旅长,是年冬升任师长兼包宁护路司令。民国十六年冬任第三集团第十五军军长,民国十七年北伐时由骑兵军改任第十三军军长。民国二十年东北事变后,任西北义勇军司令。民国二十五年任大汉义军总司令,二十九年在包头就任绥西联军总司令等职。纵观王英的军事生涯,前期属地方武装,中期为政府军队,后期则是敌伪势力了。王英于解放后在北京被镇压。

  如今的东石门村,共有l560口人,耕地2600亩,过去说“人怕过麦,牛怕过秋”,说明麦、秋两季体力劳动繁重,多好的劳动力都得累趴下。如今全部实现了机械化,麦天一周,秋季十天就把庄稼打完了,干啥都用机械,过去的一些技术性农活儿诸如犁地、扬场、摇耧等都快失传了。地里的农活儿少了,不少人外出打工,还有一些人在附近的钢厂上班,收入都很可观。村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粗粮只是当个稀罕吃,收下的玉米基本上都卖了,一天三顿以细粮为主。早起吃馒头、油条或烧饼,中午吃面条、大米,炒个鸡蛋肉,晚上还是馒头。虽说不时地包个饺子,还是觉得花样少,调剂不过来。家家有手机、彩电、洗衣机、冰箱、电磁炉等家用电器,有三分之一的户安装了电脑。王同春如果出生在今天也就不用再走西口了。

  村支书赵聚志告诉我们说,电视剧《我叫王土地》播出后,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我们村王同春的事,全村人都很激动。看过的说给没有看的,大家天天晚上都守着电视机,东石门村人都觉得挺自豪的。我们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把我们村建设得更好。王同春能开发出一个后套,我们就能建设好一个东石门村。老支书王进也说,成就一番事业,必然付出极大的辛苦。王同春给东石门村人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现年79岁、王同春的没有出五服的族孙王金祥老人说,王同春有一件黄马褂,过年过节和过生日就穿出来了,皇上赐匾《寿考尊荣》,前几年还在老房子里挂着。王同春十五岁那年回来过一次,从此再未回过老家。但他老人家很念乡情,不仅是邢台,河北去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管吃管住,临走时还送盘缠。

上一篇:人约黄昏后     下一篇:狼桃与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