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诗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旅游离不开“导游”,一个“导”字,便是物与诗的桥梁,“世间一切皆诗”,这是《岁寒堂诗话》中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无非诗者”。在旅途中,人们的诗心也被外化到淋漓尽致。

杜牧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之句,圆明园就曾根据诗意设计了“杏花春馆”景区;陶渊明有的《桃花源记》,因此有了“武陵春色”景区,曹雪芹有《红楼梦》,于是有了大观园,其中无处不是诗;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于是有了沧浪亭……

因为《枫桥夜泊》,于是一座看似破烂的枫桥闻名中外;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于是一个不起眼的“与谁同坐轩”如此耐人寻味;白居易的《春题湖上》、《钱塘湖春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更成就了西湖。有时候听人说,西湖还不如尚湖、东湖、太湖……而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西湖不是湖,西湖是诗。 

文章藉山水而发,山水得文章而传,以上都是我对着黄鹤楼中的“落梅轩”牌匾的胡思乱想。不管到哪个景区,我一般都是四处走走,从不跟着导游,因为人太多,自己总挤不上,而旅游的全过程应该不仅在旅途中,还在于之前所做的“功课”,园中处处蕴诗意,时时漾诗情,“游”的过程是诗意诗情和我们自身的诗心碰撞的过程,如果没有诗心,那看得再多,可能与景也是无缘。

看到“落梅轩”三个字,不难想到李白的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个普通的名字上蒙有一层幽幽的诗心;站在黄鹤楼上,极目楚天舒,那烂熟于心的小学课本上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才穿越千年与我此时此地的心境会合;沿路拾级而下,崔颢的《黄鹤楼》诗便映入眼帘:“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诗三百首》中,这首诗被列在七律之首。就在这首壁诗的对面,建有一座亭,名为“搁笔亭”,于是,和妹妹兴致勃勃地猜测回味着那个典故: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不料就在提笔落下之时,猛一抬头看见了崔颢的《黄鹤楼》诗,不由得丢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没想到,他这一搁笔,成就了“搁笔亭”,更成就了文坛上的一件千古美事,崔颢因此名声大躁,黄鹤楼也随之美名远扬。

以景为诗,以诗为景,这也是旅游的魅力所在吧。补上一句:“搁笔亭”的亭柱两侧是曹禺亲笔手书的楹联:“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很有意思,看来,黄鹤楼也不是楼,是李白的胸怀,是崔颢的诗才,是无数文人墨客的文采。

 

上一篇:心的遥望     下一篇:如莲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