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萦怀 自是花中第一流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

这桂花,是远离尘嚣开放在山林之间的。

隔着一张薄薄的书页,我仿佛闻到了千年前传来的淡淡桂花香。

那是开在八月金秋的桂花。李易安轻轻掐下一枝作案头清供,满室便漾开了一丝丝若有若无的、甜甜的清香。

她沐浴在那清香之中,心思也渐渐沉淀:

这桂花色淡光暗,秉性却温雅柔和,情怀淡泊。即使远在深山,那浓郁的芳香也常常飘在人间。对她而言,何须深红浅绿的艳丽色彩取悦人呢?那份清雅的馨香,那淡泊的性情,自然就是群芳之中第一流的名花。

那些开在早春,风姿独绝的梅花也会为之嫉妒,那些凌风傲霜,深秋绽放的菊花也应为之羞愧。你看,在那画楼栏杆前盛开的桂花,自然是这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可叹当年屈子作《离骚》等篇时情思不足,笔下遍收名花芳草,却独将这极具君子之德的桂花遗落!

宋之问有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还有两句:“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张九龄也有“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的诗句,赞颂了春兰与秋桂芳洁的美质。“桂华秋皎洁”的句子,有逸尘高洁、不同俗流的寓意。所以对人们来说,这些桂树是迹远而情疏的。

桂花不以貌炫世,不以色诱人,“暗淡轻黄”、“情疏迹远”却内质馥郁芬芳,香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令人钦佩;更像一位秉性清雅高洁的幽谷佳人,自能倾国倾城。所以,这三秋桂子的高贵品格,自应是傲睨群芳的第一流。而这正是李清照卓尔不群个性的自我写照。

这首咏桂词,形神兼备,议论风生。诚如沈祥龙云:“咏物之作,在接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咏一物矣。”写这首词的时候,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赵父被罢相后病故。李清照便于赵明诚双双隐居于青州乡里十年。远离尘世的喧嚣,摆脱了都市的纷扰,夫妻二人以收集金石书画、读书吟诗为乐,以返璞归真的“葛天氏之民”自喻。

他们仰慕超然脱俗、闲云野鹤般的陶潜,取陶渊明《归来去辞》之意,将青州居所取名“归来堂”。李清照还将自己的闺房取名“易安室”,取意《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们不求闻达,不慕虚荣,在“归来堂”中悉心研究金石书画,在“易安室”里畅怀对饮、唱和嬉戏。相对而读书吟诗,携手而看云赏花,可谓逍遥自在,陶然忘机。此情此境,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其相似!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一句反映了李清照的审美观。这首词里,桂花是一种温馨淡雅、格高品重的植物,代表一种情操自持的生命与人格。李清照认为好花不必浅绿深红,妩媚艳丽,品格的美、内在的美更为重要。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皆以屈原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这也恰恰突出了桂花的超凡脱俗。

可见,这首词中的桂花未尝不是李易安此时远离尘嚣,僻居山林的淡泊心境之写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在桂花面前,词人以一个“何俗甚”,一个“苦麄生”将自己平生所爱的梅花与丁香都比了下去。然而这树树浓郁的桂香却在夜半时分,惊了词人魂游千里的好梦,未免太无情。

      李清照所写的这首咏桂词,以梅、菊、丁香作陪衬,写桂花的风度精神和品格气质。不过,这几种花可都是她平时最喜爱的花卉。尤其是梅花,是她一生的所爱。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的一个情节,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来了栊翠庵。妙玉应酬一番后,便拉了宝钗和黛玉去喝体己茶,宝玉随后赶来,遂有了一番品茶妙谈。那妙玉除了对贾宝玉还算看中,居然将其他人都视作俗人。比如,妙玉居然讽刺颦儿分不清水质的高下。

      那妙玉自在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在妙玉的口中,黛玉这一“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绝世人物也变成了大俗人。

      对这一段,我常叹息曹公笔下不留情,为写妙玉之仙质孤高,连黛玉都被批作“俗人”。李清照亦是如此,我真为这两种花卉一叹!

      这首词无论在风格、用语,还是格调上,与李清照以往的作品都似有不同,而且还出现了典故的误记。个人以为,这只有一种解释:应当是李清照情绪低落、愁绪难解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