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诗歌,认识上帝”系列之一:诗性和神性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诗性和神性

 

城市牧童整理

“诗”与“神”实际上是人对外在世界或自我的不同的命名或阐述方式。但在信仰上却是无法并列的。因为神在信仰是先于人类存在的。在西方的基督教信仰传统中,宇宙万物的生命根基皆维系于神,诗与哲学都不能超越宗教,否则只能导致神圣的被遗忘。神性在基督教里是指上帝所具有的神圣的特性,这是基督教最神秘的地方。诗是人言之一,是神性在人言中的莅临,同时也是人对神的一种呼唤和渴求。在诗中,人的灵魂能“从现实的重负下解放出来,同时又向灵魂显示现实的意义。”(李超杰《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第125页)。

神性世界观是一种宇宙乐观主义形式。

常识告诉我们居于长、宽、高的三位世界,爱因斯坦把时间与空间统一起来,时间又变成了这个世界的第四维度。人身上的灵性因素在英国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的思想里被称为“第五维度”,并以“第五维度”来命名他的著作。

在希克看来,人既是理性的动物,又是“灵性的”存在物。他在讨论了世界各大宗教后,提出了“宇宙乐观主义”。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世界诸信仰的宇宙乐观主义是指:无论哪种信仰,如果它们关于宇宙观念基本正确,那么我们就会乐意成为该信仰的一员,并享受和感激我们目前人类的生存。因为生活的意义是这样的以至我们拥有终极的信任和信心

希克是一个持宗教多元主义的基督教神学家,他认为基督教本质上是一种宇宙乐观主义形式。在这种信仰里人可以充分地享受和感激自己的生存,对未来拥有终极的信任和信心,并使自己在一种追求神圣的灵性神秘生活中完成和上帝的合一。

诗性世界观是一种艺术化的世界观

诗性世界观认为诗歌“是积极地把我们人生的生活,当作一个高尚优美的艺术品似的创造,使她理想化、美化。”(宗白华《新人生观问题的我见》)。在诗性世界观中不可避免地会感觉到人能力的有限性,也就是说“诗所特有的材料是可信的不可能”(维克《新科学》第187页)。这表现在:人可以通过美丽的想象在非逻辑的空间享受着神性的翱翔,但一旦回归现实心灵就会是一种理性的“荒原”,和产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迷茫

《圣经》是神性和诗性完美结合的信仰经典

《圣经》一开始就采用了诗性的形式,为人类展现了一个最完美画面——伊甸园。在那里人和神完美的和谐、男人和女人享受着完美的爱情、人和自然完美的和谐,没有肉食的动物,没有死亡,没有工作的疲累,管理着天空的飞鸟、海里的鱼和地上的动物,那是多么无上的治权,只有那造万物的神在自己之上。

仔细阅读下去,不论是150首《诗篇》、31章的《箴言》、12章的《传道书》和六章的爱情诗《雅歌》,还是新约中耶稣基督那些多用比喻、类比等哲思的语言,都充满了诗性的美感。

当你真正进入神性信仰时,也就是神性和诗性结合在一起时,你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终极的意义。这你就会理解了:基督教一经诞生,他便于文学相牵缠,成为西方文学盎然的福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