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诗歌,认识上帝”系列之二:诗性的终极必有上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次把神性和诗性的概念、神性和诗性世界观、圣经的诗性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述说。今天这章主要用四个人对“诗性的终极必有上帝的在场”观点进行铺陈。

薇依的诗性与神性的论述(片段)

 “当代的帕斯卡尔”薇依断言“所有第一流的艺术作品都得到上帝的启迪,即使所有这些作品的主题都是世俗的。”“凡事在我们身上唤醒纯净真实的美的感情的东西中,必有上帝的在场。在尘世中有一种类似上帝肉身化的东西,而美则是其标志。……第一流的艺术在本质上是宗教的。”

基督教给诗性吟唱提供了语言空间和神性保证

刘光耀在《超验主义美学引论》一书中则直接指出:“惟基督教给诗性吟唱提供了语言空间,提供了吟唱之诗性的神性保证。”刘先生的理由有两个:

它赠予了诗歌以人间所没有的真理,使诗歌中有属于神的、绝对的真理显现,有“真谛”发生,而不是被平庸的凡常之见所弥漫!

它给人的意志自由提供了诗歌对人的生命有酣畅淋漓的表现和烛幽洞微的开掘,使诗歌对人类“此在”情态刻画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能了无局限,能够趋向极处,使诗性吟咏的世界生机勃勃,从而能不止息地开展出新的维度。

我对刘先生这段话的延伸理解是这样的:宗教(不单单是基督教)赋予诗歌以至圣的内涵,使凡常之俗事或俗人都能从中挖掘出神性圣洁的存在,同时对于乐于享受想象或者真信仰的人以无限自由的生命的诗性吟咏。从而使普通的人能够在诗性阅读中找到和自我意志的神性感觉融为一体的美感。

“人诗意地居住”在神性的大地上

海格德尔说“正是诗意首先进入大地,使人属于大地,并因此使人进入居住。”这就是海氏所说的“人诗意地居住”,但是他说这种居住是合乎神性的居住,诗意要有神性度量才是真正的诗意,否则,人的栖居将成为独一的无根据的栖居。

在文艺复兴之后,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也就是人类在那禁果“知识树”中获得了巨大的智慧力量之后,人越来越相信“人定胜天”,“人越来越是神”的感觉中,尼采高呼“上帝死了”,这时候人神性丢失,极端个性的自由,道德沦丧,心灵的大地虚空了,世界反而进入了贫乏的世代。

海哥德尔认为,世界进入了贫乏世代,世界之暗的拯救唯有诗歌,因为,诗人能最深刻地意识到世代的贫困。诸神缺席了,人们没有发现诸神的远逝,但诗人意识到了诸神的远逝并寻觅着诸神的踪迹。诗意的居住乃是用神性度量,是在诗意中承受神性的莅临,是诗意与神性的合一。由海格德尔的话我们可以感觉到,诗性中的终极存在并非是诗性本身的,而是神性的屈尊下降,诗本身无法拯救“黑暗”中的人类,他所凭的是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