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首页 > 美文 > 感人日记/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昨天晚上8:45,兄姊都各自回家了,在他们的车辆消失在我们视线以后,爱人说,我跟儿子捉知了去,我说:这么晚了不要去了吧,再说也捉不到的。     两个人执意还要去。我又是一天没出门,想想溜达一下就陪同去了。     在对孩子的认知教育上,我与爱人意见一致:只有让孩子去认识自然界,用思想去钻研因果联系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教育的强大源泉。我们强迫自己,每周带孩子到自然界中去认知,去感知一棵小草,一个小虫子,一只蝴蝶的世界,这些鲜明的、富有色调与声音、有生命的感知,使孩子产生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他的十万个为什么促使我不断的去学习,然后与孩子一起分享获取知识的欢乐。这些廉价的、轻松的获取知识的方式让我们乐此不疲。     所以,当孩子听到了知了欢乐的鸣叫,以及摘取了很多知了蜕在树干的外衣时,产生了无限的好奇,非要想看看真正的知了,与未蜕变的蛹。     我们在已经是两个一无所获的晚上后,第三个晚上依然又去找知了了。     我们捉知了的地方在家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小树林里没有灯光,月光微弱,他俩一人拿一把手电筒,我拿了一根小棍跟在他俩身后,孩子不时提醒我:妈妈,那有一块儿小狗的大便,我白天看到的,你要小心点儿。妈妈,你看到树上有东西你就叫我们看看是不是知了。妈妈,你小心别摔倒了。     树林里除了各种小树外,还有十多棵需要两人才可以环抱的大白杨树,还有槐树,都是知了喜欢临时安家的地方,他们的手电筒灯光从树根顺着树干往上爬,时而传来一声惊喜声:这好像是真的知了。只是,每每总是落空,捉知了,并不像小时候那么容易,小时候,刚下过雨,只要有树的地方,总是爬出很多的知了,这些知了的蛹在地下经过两到三年或许更长的一段时间,它们以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为生,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凭着一种生存本能找到一棵树上爬上去。我们要找的,就是刚刚破土欲蜕变的蛹。     又是爱人的一声惊喜声,孩子说:是不是又是假的吧。爱人没有回声,对于他的没有回声,我知道这次应该是找到我们想要的了,我距离他们有十来米,我踏着树林里的的干树叶,走过去,爱人把知了蛹放在一片随手捡起的白色木板上,我们三人一起来到树林外一片空地上,我小心的把白色木板放在地上,又在木板上放一树叶,我跟孩子蹲在旁边,看蛹。这只蛹体宽有一厘米,长三厘米左右,个头不大,孩子说这种叫“伏了”,只有伏天才出来。     这是他爷爷告诉他的。     不到五分钟,我发现蛹体不停的很轻微很轻微的在挣扎,胸部发出一丝丝蓝紫色的荧光,我没有在意,以为打扰到了它,它在表达愤怒,但又过了一小会儿,我发现蛹体背部有一条细微的黑线,那条黑线竟然慢慢的裂开了,我惊喜的跟孩子说:子墨,你看,它开始蜕变了。     看着知了奋力的挣扎,感觉就像一个临产的孕妇,我有点心疼它。     知了身上的蓝紫色光亮越来越明显, 也越来越能感觉到它的痛苦,我知道人的出生与知了的蜕变并不相同,可是我还是跟子墨说了妈妈生小孩子时候的疼痛与心情,子墨用无限心疼与惊奇的目光看着我。他说:妈妈,知了蜕变用了这么长时间,你生我的时候用了多长时间,我说:用了两天两夜啊。     子墨着急的看着知了。     我知道,他更在意一个生命为了另一个生命而做的挣扎。     知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蜕变成功。我们把它带回家,害怕它因体力虚弱(还是以一个产妇来考虑,实际我们错了),不愿让它自己再去树干上努力了,他的家是子墨的玩具盘,里面放了一些特意带回来的干树叶。     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进去,然后告诉子墨它要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子墨大声叫“妈妈”,我问怎么了,他说知了变成黑色了,用树叶碰一下会“扑楞扑楞”的,我赶紧去看,原来知了的翅膀在昨晚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时候粘附在玩具盘体上,受到了干扰,飞不起来了。     我轻轻的帮助它把翅膀弄好,但还是残废了。     知了虽然是害虫,但我跟孩子还是因为我们的惊扰了导致一个生命的残废而内疚,子墨说:妈妈,把它放回树林里吧。     害虫也罢,益虫也罢,大自然总有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也只是大自然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