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初秋

首页 > 美文 > 感人日记/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八月七日立秋以后,虽然北京的天气还热,可秋天却似乎真得来了。 蝉已完成了从夏天到秋天的过渡,依旧在树上毫不厌烦地唱着它们那家族传承下来的乐曲,单调重复却又乐在其中,其中的美妙大概只有知了自己心里最清楚了。阳光很干净,虽然空气中不时会混入不守规矩左冲右突的风,天空的偏偏云朵似乎是一群无言的看客,围观着大地上发生的是是非非,却丝毫不影响它们的安静飘逸。阳光的离子在空气中不断跳跃,聚在一起又散开了,此刻大地是属于阳光的。躲在十平米见方的小屋里做凭证,不时地看看窗外的光,多少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 在北京呆了一年多,类似的天气也不少,可是阳光像今天这么闪亮,心情如此平静的机会却是不多。 我才不玩电子游戏呢,你以为我是三岁小孩啊?“汤总家四岁的小孩如是说。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轻抚着他的小脑袋。不知道将来小小杨禹会不会可爱至此,希望他能长得结实些,调皮些,大方些,不要像我,从小就是个又瘦又弱且害羞的怪孩子。 一直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回过头看看才发现这种行为里面含有很多可笑的成分。但是,就如一个喋喋不休吵吵闹闹的小孩子,突然有一天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沉默的原因却并非伙伴把他的玩具弄坏了,仔细一问,才了解他在想自己为什么活着。这种反差是极其强烈而又让人吃惊的,没有人会责备一个孩子的这种转变,但是大部分人却粗暴地忽视了他们连自己都不理解也不愿意理解的生命现象。从一开始就自发地背着一个小破包,摇摇晃晃地到小学校里,受到强烈欢迎。这种欢迎反而吓坏了他,他还不理解这种欢迎是出自小孩对小小孩儿的好奇和本能的爱,现在只记得当时自己被哥哥班级的一年级小学生抬进教室,自己边哭边挣扎,留存于记忆中的只是当时的那种恐惧感。恐惧感在传承,生命也在传承,传宗接代我想这就是活着的意义之一吧! 颐和园的荷花应该开败了吧,说好有时间去拍两张照片的却无奈一直没机会。老北京的那种秋味儿现在被湮没在钢筋混凝土和钢化玻璃墙当中了,而且天气还不够凉,颜色还太过艳丽,所以秋意还不够浓,只能从那几个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地名中看出一点端倪来。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名词大概也只能在大师的作品里找到了。彪悍的路虎越野车,停在古朴的后海旁边,不知道这是一种对历史的嘲笑还是一种进步,还是另外一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