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颗幸福的自性真心
我儿时生长的年代,孩提时的许多幸福,多与金钱无关。如今即使沉浸物欲里的人,倘使有过那纯净无染的少年时代,慢慢回想,或许,能和我一道,回味起那份不依赖于外物,兀自流淌自心灵的幸福。
会有许多个积雪的冬天,你和我扛着大扫帚,铁锨,去清扫厚积着白雪的街巷,歌声,欢笑声,回荡在远逝的青葱时光里。
那个年代,有一个闪光的名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带给了这一代人彼时内心温润的幸福。
那时从我家翻跨火车站的,不是如今的地下道,而是名副其实的“天桥”,高架在二十多股铁路的两端,坡度陡且长。常常,帮陌生人推三轮车,是我放学步行在天桥的一大乐趣。车推到上坡,一身汗,身体运动后的舒爽,接纳到的由衷谢意,告别后的轻盈,常快乐的几乎象鸟一样飞起来。那份愉悦,发端于自性,也源于一个时代善意的教化,更是父母如一善待他人的潜移默化。
这样的一颗自性本心,扩展着我人生一路的幸福感,也使得而今的我有了相遇书院的福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性善论”的基础是“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时,我们的自性真心会被尘染蒙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正因为人性趋善,人人都有善的种子,我们自性本有的光明性德,方能通过德高品高的师长及经典的教诲,得以去污彰显。
善,是爱与美、真与诚的调谐勾兑,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善,有时会被伤害,善意,有时会被曲解,善心,有时会遭遇伤害,可是,若这个世界,没有善,会是一个多么可怖的世界呀。
善恶常在一念间。印光大师《了凡四训》序开篇曰:“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公认的好人,若不时时检点自律,偶一放纵,也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而即使是大恶之人,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刻。孟子云:“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颗自性真心的葆有,需要我们时时拂拭沾染其上的尘埃,潜心修为养育。
正因为人性本善,净空老法师的安徽“汤池小镇”的试点得以成功。一册《弟子规》,三十位身体力行教化民众的谦恭先生影响下,一个曾垃圾满镇、小广场上有一百多张麻将桌的临山小镇,短短两年时间,民心归厚,已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了全民皆儒的“和谐示范镇”,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其互敬互爱的民风,和谐氛围带给民众的幸福感,怎不令繁华城市里的人们羡慕不已。
我们这个城市,书院的先生们,也在力行担当着弘扬国学化育人心的大任。“德高为师,行高为范”,这是汉风先生常讲的,书院国学班的同学,有许多师范学院的学生,将来他们走上讲台时,相信于书院耳濡目染的风范,已浸润于他们立身处世的规范和人格境界里。
人格、涵养、情操、道德、品行,都不是名利所承载的,而体现见诸于一言一行。修为自性,不断参悟修心,以一颗正念的心,时时“反求诸己”,以大爱真心关注社会,关怀他人,积极参与社会,给这个社会带来善,带来温暖,带来光明——幸福,就在自己这颗安顿舒缓的心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