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但美学和哥特文化(上)

首页 > 美文 > 感人日记/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撒但美学和哥特文化(上)

文/黛亚

 

最近和好友“死巫”聊关于“极端音乐、异教等话题”中,“哥特”这个名词“突兀”地进入了我的“视野”。

在网上进行了搜集,突然发现“哥特文化”这一“神奇魔幻的福地”。哥特文化,尤其是哥特音乐,那种黑暗美学、死亡美学、宗教情结深深吸引了我。一直困惑自己的“撒旦之美”,在这里“柳暗花明”充实丰满起来,心中很是喜悦。回过头来,查阅《维纳斯艺术史》和其他传统类艺术书籍,竟然对哥特文化论述很少或者没有,可见“哥特文化”一直是作为亚文化存在的。

由于撒但是喜欢黑暗、死亡和并且他也认同上帝大能的存在,所以就把“撒旦美学”和哥特文化结合起来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哥特人”和哥特文化的由来


 

哥特人原是日耳曼的一个部落,来自于波罗的海葛兰岛。从公元一世纪到四世纪,他们不断壮大,建立了哥特帝国,向东和东南到了罗马尼亚、黑海的西北岸,向西到法国南部,向西南到西班牙,向南一直占领意大利,并于409年,西哥特人在国王阿拉烈的领导下劫掠罗马城。

哥特人对古代欧洲秩序影响巨大,经过哥特人对古罗马的征战和洗劫,古代世界的秩序开始在欧洲瓦解。由于哥特人洗劫罗马城的时候,基督教已经成为了罗马的国教,有些基督教人士甚至把“中世纪的黑暗”归咎于哥特人。

但哥特人占领罗马城和罗马帝国大量领土的时候,不仅没有消灭罗马文化,还把自己的文化和罗马文化融合。他们很欣赏罗马城,对它加以维护,并且让其他许多罗马文化得以留存下来。现代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罗马尼亚的语言都是起源自拉丁语,然后受到这些地区的居民影响而形成自己国家的语言。在12至16世纪流行於西欧的许多以尖拱﹑ 拱顶﹑ 细长柱等为特点的哥特式教堂也是一个明证。

哥特文化曾经代表的是“蛮夷”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但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哥特文化是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随着PUNK摇滚的音乐浪潮渐渐退去后,作为一种边缘亚文化幸存下来的哥特文化。

哥特文化的独特魅力

     谈论到哥特文化的独特魅力,我还是引用网上很精辟的一段话吧:哥特是黑洞,把人完整地吸进去,席卷你的思想、理性甚至一切下意识的东西。它会释放人性深处压抑太久的东西,让你的情绪进入白热化的癫狂痴醉。而在那种癫狂的状态下,人却会异常地清醒和冷静。快乐让人肤浅,而痛苦让人深刻。以至在痛苦中沉沦。沉沦,沉沦到黑暗的谷底。在那一刹间,你对世事忽然看得那么清楚。你终于永远也不会失望了,因为你终于绝望了。这段话一读完,我马上就想到了撒旦在被上帝打到地狱那一瞬间心中的状态:痛苦、沉沦和对美好世界的绝望,但是他依旧保持着“自我唯美”的尊严,带领三分之一的堕落天使在地狱建立了恶魔之殿——潘地漫尼南。这是我理解的哥特文化的魅力所在:黑暗之美、死亡之美和宗教神秘之美。

哥特文化总是表现出一种孤僻疏离的阴沉的精神气质,它总是去探讨那些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战争以及仇恨。精神上对死亡的迷恋,驱使哥特文化不停地试图去找寻对生活、痛苦和死亡的另外一种思考。哥特文化实际上倾向于那种非暴力的、和平主义的、被动的、宽忍的生活态度。但在许多媒体中却将它错误地理解为那种极端暴力的,仇视少数民族的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边缘文化。

简要介绍哥特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

哥特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中世纪复古文化。它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使很多人避而远之。而相应的,也有许多对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它在音乐、艺术和文学上都有表现。这种影响不局限在音乐方面,可以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系的层面。

 

●哥特音乐:它承袭了七十年代欧美PUNK叛逆的摇滚音乐风格,加入了更多中世纪哥特的黑暗、压抑、死亡和宗教性。相比较其他的音乐形式,哥特更容易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哥特音乐惯用表现手法是:男声主唱极尽压抑与爆发之所能,把暗夜里的绝望挣扎表达的淋漓尽致;背景中圣咏式的女声往往带有浓厚的悲天悯人的气质,仿佛是在劝诱人对宿命低下撕拼的头颅;而器乐则是黑夜中呜咽的风声、月影里的狼嚎和鲜血滴落在泥土里的声音。

●哥特文学:隐郁和怪诞的神秘黑暗文学。

●哥特电影:以《指环王》、吸血鬼系列为代表的哥特电影。

●哥特服饰:自我束缚的装饰和恋物癖的服装,中世纪的束腰也极为常见。银饰多用早期欧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设计,花纹复杂。T形十字章(古埃及关于永恒生命的标志)。还有歌剧风格的披肩、斗篷和长手套。


               

 

上一篇:暖暖地缓释冰与火的较量     下一篇:生命里有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