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中上升还是下沉

首页 > 美文 > 感人日记/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污水中上升还是下沉

——读好友死巫新作《浊》有感

今年五月底收到好友死巫新书《浊》,算起来有半年多了。当时答应为她写篇书评,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6月6日交房后三个多月断断续续的装修和《我是你的伊甸园》的9、10月网上刊发和修改)一直拖延至今,非常抱歉。她书的早就看完了,但一直没有形成“合适的感觉”来写书评。近段时间在阅读波德莱尔《恶之花》(译析:台湾莫渝)时,越来越感觉他们的诗歌有很多相同点。有感而读,把《浊》用三周的时间又逐篇进行了阅读,有了更多感触。现在刊发出来,让大家来分享。如果写的不到位或者不对的地方,也请好友死巫指正,以利于正确表达作者思想和原诗本意。

《浊》和《恶之华》作者和作品简介

《浊》作者笔名:死巫。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本书收录诗作170首,共264页。不过别看笔名想象一个人哦?现实中她是个漂亮、个性和很潮,并有个好听名字的22岁的小女孩。但她的思想和所写的诗和年龄极不相称,这也是我一直很关注她的原因。

《恶之华》作者是法国的波德莱尔,诗人、翻译家和美术评论家,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忠实信徒,开创了十九世纪末西方诗歌的象征派。本书收录作者诗作63首。波德莱尔1821年生于巴黎。父亲爱好艺术。6岁父亲去世,7岁母亲改嫁陆军少校欧比克(后升任师长、校长和外交官)。做过8个月环球旅行。主要翻译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曾结交大量文人艺术家,其中包括雨果、巴尔扎克等。1867年死于母亲的手臂上。《恶之华》是波德莱尔以本人生活在邪恶中却热爱善良的人生体验作为题材,多方面放射出有关道德与美学的看法,成就了前人未曾触及的诗歌领域,迎来众多赞誉:“创造了新的战栗(雨果语)。”“有了波德莱尔,法国的诗歌才走出了国境(梵乐希语)。”“如果为了了解近代欧洲的文化而要举出应该的两个文人的话,以我想应该是莎士比亚和波德莱尔。从这观点来说,迄文艺复兴终了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欧洲人,其后至十九世纪末,波德莱尔是最大的欧洲人。(日本人西协顺三郎在《西诗探源》中写到)”

《浊》和《恶之华》的手法和思想相同点

之所以把好友死巫和波德莱尔的作品他们放在一起来解读,是因为他(她)们在诗作中都强调冥合和音乐性,都经常出现死亡、忧郁、宗教和撒旦、爱情等主题,诸如腐尸、蛆虫、鲜血、忧郁、吸血鬼和黑暗等词几乎时时出现。他们的诗都有一种“战栗美”,就像雨果评价波德莱尔一样,“创造了战栗”。

●冥合:诗人都是用灵魂和物质和精神不断对话的人,几乎周边的一切都会入诗化人。这就是我理解的冥合。死巫的《石头》写到:因为我是一块石头/当有人拿起我攻击另一个人的时候/我才能活动沉睡千年的身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石头俨然有了生命和思想。波德莱尔的代表作十四行诗《冥合》写到:“大自然是座神殿/,那儿的火柱/有时传出朦胧的语言/人们从那里穿过象征之林/树林会以亲切的眼光注视”从中可以感觉到诗人力图找到大自然和自己连在一起的神奇力量。

●音乐性:死巫最爱好的音乐是摇滚乐,经常半夜关紧窗户和大门,戴上耳机沉浸死亡金属、重金属等摇滚乐中,体会那种沙哑和撕裂的感觉。在她的诗作中也有反应。如:《没有人》当我开始感到恐惧/没有人在这里/没有人在这里/没有人在这里/没有人在这里/没有人在这里/我已经开始感到恐惧。用了五个“没有人在这里”,极具音乐的金属质感。波德莱尔也一样,好多诗篇被谱曲传唱演奏。仅那首三叠式十四行诗《喷泉》就被罗里纳、杜邦和杜希西三人谱曲演奏。

●死亡描写:死巫的诗歌中好多直面死亡的描述。如《铁轨》的自杀描述:手指无望的抽动/脸上带着血肉模糊的笑意/看不见被列车阻隔的双腿/在看不见的地方是否安好。《殉葬》的刽子手描述:刽子手舔舔手上的献血/把那颗鲜活跳动的心脏/装在进盘里递给最伟大的雕刻大师/雕刻历史的图腾/用以装饰最后一座皇陵。波德莱尔也对死亡和死尸极尽妙笔。如《腐尸》和《希郅之旅》中对动物腐烂的尸体和维纳斯岛上悬挂在绞刑架上死尸的诗化。还有《相恋者之死》,描写殉情双亡的状态。死巫和波德莱尔都有把“丑陋的事物化腐朽为神奇”力量,如波德莱尔所说“把你的污泥给我,我将之铸成黄金。”

●抑郁和忧郁:死巫在《抑郁致死》上帝,死神,还有我/都在抑郁的笼子里一次又一次死去/只是我的笼子最狭隘/谁能明白我这苦不堪言的告解……我还剩下什么?/依然向着没有方向的方向狂奔/直到这些该死的抑郁/与我一同死去。在这里我们看到忧郁到极点,都是抑郁了。 波德莱尔在《恶之华》第一部分的题目就是:忧郁和理想。其中有四首直接用《忧郁》做题目的诗篇。

●宗教和撒旦:曾经看死巫的博客和QQ群,约略感知她在心中一直渴望建立一个奇诡的宗教王国,这个王国是和撒旦有关的。她在诗歌中如此表述:《我的躯壳》我崇敬的撒旦/请以我的鲜血为你餐前的红酒。在《选择》中写到:天堂,人间,地狱/上帝,人类,撒旦/我选择了什么/我最后选择了停止。《神》写到:我是自己的上帝/主宰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情绪/痛苦  我是自己的上帝/却无法拯救自己在死亡之后/再一次复活。波德莱尔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了撒旦之气的诗人,甚至靠抽鸦片和饮食药品唤醒灵感。在诗歌中多次提到地狱、天堂、上帝和撒旦,如《美的颂歌》。

●爱情:爱情也是死巫诗歌中重要主题。如《胎死腹中》:在那个春天/和那段愚蠢的爱情一起/胎死腹中。《爱的尸体》:这尸体其实一半我,一半你/用逝去的时间来祭奠枯萎的玫瑰/亲吻蛆虫满布的骷髅,在梦中呼唤你的名字。波德莱尔主要为珍妮、欧比克夫人、沙巴提叶夫人、玛莉朵班等女人写了大量爱情诗,很多用十四行诗写成。

《浊》和《恶之华》的不同点

拿死巫的《浊》和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相比,虽有可比但更应该说是不可比的。《浊》只是一个22岁的小女孩写的,而《恶之花》是波德莱尔一生的成就。只是他们都用自己的文才和思想书写“恶之美”,那我就从中勉强找出些不同吧。

●社会性和个人性:《恶之华》更多的倾向于社会性。这是因为他作为文艺工作者,结交了好多文艺界名人,且是富家子弟(21岁就继承了其父遗产10万法郎,再加上其继父也是军界上层),又周游世界8个月,其社会阅历和诗歌的文化张力很强,涵盖希腊文化、法国文化其他文化。而《浊》则倾向于向内心世界挖掘,表达生命的虚无、压抑、黑暗和死亡的神秘魅力。这和作者善于营造宁静中疯狂、崩溃边缘情绪等有关,把潜意识中的意向和想象融合在一起,并用优美的诗歌语言表达出来。

●整体的系统性。《恶之华》把诗集出版时,进行了系统编排。既可独立成篇,又可以当做诗人一生的旅程。主要分成八部分(一)人生即旅游。(二)目的地在他面前消失。(三)透过世界,旅游时心灵的穿透力。(四)娱乐大大增强了欲望。(五)人类的解脱(爱情、权力或宗教,或逃入革命和药物的妄想中)。(六)操纵生命的是时间。(七)死亡时崇高的经验。(八)出发,航向另一个未知。死巫的《浊》,我自己感觉整体有点乱,可能是没有和她沟通过编排思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