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过客,轻盈的寄托
生命的过客,轻盈的寄托
张 蕾
晚上十点半,是我该睡觉的时间了,忽然收到陌生号码的短信,原来是在印刷厂帮我们杂志排版的那个孩子。他说忽然从手机中翻出了我的电话号码,就问候一下,落款是他在文山。
我知道他们工作很辛苦,有时候周六周日都没得休息,怎么周五晚上就跑回老家去了。不过我还是说,下周去北京出差,回来的时候给他带些“不太甜”的好吃的,因为他说过不喜欢吃甜的。可是他说,估计自己吃不到了,因为他不在印刷厂了,回文山了。
这也太突然了吧,虽然我们的关系还没有好到要挽留他,他也没有义务提前通知我,但毕竟没有任何预兆,怎么就走了呢。原来他本来就是师范毕业的,在这里只是暂时性地找份工作,糊糊口,前一阵儿参加了文山的事业单位教师考试,考取了,就回去了。
我知道,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很多人,其中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过客:见面、分别、不再见。毫无疑问,这种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留给双方实际的感受却可能大不相同。拿我自己来说,也许是长久以来四处流浪的原因,已经习惯了当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我来了(见到你们)、我走了(你们还在)、若不再见(我成了你们的过客;你们成了我生命旅程的一部分)。这次却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他出现(帮助我工作)、他走了(我还在)、若不再见(他成了我的过客;我却成了他生命旅程的一部分)。
因为这样,他从手机里翻到我的名字时,曾经的一段生命(累计下来可能有三四十个小时吧)就又变得鲜活了起来,于是会发一条短信给我。我很高兴(因为这大概说明有我的这段生命让他觉得开心,愿意通过某种行动来维持并加强自己这一段的生命体验)。这是过客对于自己一部分生命的珍惜。
与此不同,我把他的号码存在了手机里,记下了一个名字。再过两个月,进行下一次排版的时候,会有另外的人帮助我。到那个时候,除非有特别的情况,我想自己是不会给他发短信过去的。虽然他再来昆明的话,我肯定会很高兴地出来跟他见面,聊聊分别之后各自经历的事情,但他,只是记忆中的好友,这就是我们给过客安排的位置。
有人说,那些浪迹天涯的人并不可靠,因为他们总会见到新鲜的人、经历新鲜的事情,会很快就把过去淡忘的。以前,作为过客的我也赞同这样的观点,觉得自己整天忙着,很难抽出时间去拜访曾经的朋友,有点儿没良心。但这一次,也是头一次,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生命中的过客之后,才明白,似乎我们比过客更不靠谱。我们总是等着过客再回来,谁又想过去看看他们呢?每个人还不都是安安稳稳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而那些漂泊的人,其实已经把自己的一段生命留在了每一个逗留过的地方,一旦想起,就会像触碰到了真实的生命,宁愿屏住呼吸.好像自己一不小心,这段生命就会消失一样。这样看来,到底谁更无情些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其实都在过客与非过客的角色间不断地转换着,生活再安定的人也有头脑发热去外面闯一闯的想法,而漂泊得久了,总会想找个地方停靠。回顾大学毕业后这三年,我似乎没有在一间屋子里连续住过半年以上(平均下来可能一处四五个月吧),甚至上次别人帮我拿东西回家(父母的家,我现在最安定的家),问住几楼,我随口说出4楼,走到一半才突然想起,应该是3楼才对……自己家在哪里都不记得,对方很无语,我也有些尴尬。
今天看到一个朋友在博客上描写他频繁搬家的感受,真是惺惺相惜。我们都不想流浪了,感到没有力气了,是因为当过客的时候在自己的脚印里留下了太多生命的缘故吗?
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纷纷找到可以让自己扎根的地方,这样就能继续从稳定的大地吸取养料,再次让自己的生命丰满起来。到那时,相信我们也将学会用更加爱怜的目光去凝望自己身边的过客,用更加温暖的双手来支撑他们的那一段漂泊生命。而那些过客,会因我们组成了他们的生命而感到幸福、懂得感激,会不时地给我们发来一条短信,问候一下……这样,也许已经足够了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