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往往没底

首页 > 美文 > 感人日记/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在saga的一篇博文中留下这样一句评论:底线往往没底。意犹未尽,在此借题发挥一下。
人们常常用“底线”作为人性道德、做人和社会责任的最底标准,来判断、衡量和规劝一些人的“出格”行为。比如,爱国,就一度是评价一个人政治品行的底线。就是说,无论你有千条万条理由,都不该不爱国,也不能有任何的质疑和抱怨。当年,白桦写过一个电影《苦恋》,其中有一句台词“你爱祖国,祖国你爱吗”?就越过了当时的政治底线,因而遭到了批判。
但实际上,底线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真理一样。或者进一步说,底线总是不断地在突破中移位的。
比如说,爱国。几千年来,爱国与忠君是不可分割的,逆君即是叛国,宁可不孝也不能不忠,这是一个底线。即使总有大逆不道者犯上弑君,改朝换代,最终也都要么自己为君,要么继续效忠新君。进入现代社会,这个底线终于被突破了,人们可以不再忠君了,尤其不再“无限”愚忠了。多数国家已经共和了,没有君了。一些国家,比如丹麦、挪威、瑞典,虽然仍为君主制,但君主只是个牌位,本质上与公民(不是臣民)没什么两样。再有,就是一些人为了个人发展,移民到其它国家,也不会再被冠以“不爱国”的大帽子了。扣了也没用。
从衡量人的德行标准层面,底线也在不断地变化。比如,谈恋爱。在中国大陆,50年代就是纯粹地谈;70年代,就进化到背着人拉手了;80年代,就公开搂肩搭背了;90年代,就当街接吻了;进入新世纪,干脆就直接把过去结婚才能办的事先办了。对此,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也是一移再移,直至接受并同化。再比如,同性恋。过去,国人是无法理解、无法容忍、极端排斥的,但现在,我们至少懂得了宽容、承认并尊重这种爱的选择。可以预见,“同志们”堂而皇之地明媒正娶只是个时间问题。又比如,时尚。时下裸风盛行,无论是网络红人干露露,还是各种车模、体育宝贝,及至影视明星,竞相爆乳露点,惟恐不够彻底。这在过去,叫伤风败俗,而现在,则是习以为常的社会风景。还比如,伦理。最近,曾志伟的前妻与“干儿子”确立了恋爱关系,引起热议。而比起几年前英国人克里夫与政府斗争15年最终娶了前丈母娘,曾妻与“干儿子”就相形见绌了。这种过去人人诛之的“乱伦”,今天起码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和保障。
以上列举的底线移位现象表明,对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在不违反法律、不伤及他人权益的情况下,人们学会了宽容和尊重,起码懂得了反对而不干预。这是社会的进步。
但有些底线的位移则相反。比如,贪腐。过去,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贪污个百十来块、千八百块,就足以令人震惊了,以至于家人及后人引以为辱,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而今,贪官所贪的黑金少则百万,多则数亿计,大有上不封顶之势。过去,个别官员偷偷摸摸地有个“小秘”也就了不得了,而今,一个加强连的“二奶”的也不足为奇了。某些官员及其二代们,甚至攀比着谁更贪、谁更腐。再比如,草菅人命。上世纪80代年的“严打”造成多少冤魂自不必说,时至今日,竟还有强制为怀孕七个月的孕妇引产且将婴儿尸体放在孕妇身边拍照的事情。还比如,见死不救。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向来是倡导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而今,见义不为、见义不敢为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更有甚者,开车轧了人怕不死还要反复辗轧直到伤者一命呜呼。这叫什么?这叫伤你不目的,伤死你才是目的。诸如此类底线的每一次位移,都意味着社会的沉沦。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些底线的底,究竟有多大多远的纵深?
上一篇:底线终需有底     下一篇:相见不如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