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命只在呼吸之间,而灵却绵延不绝。
生命脆弱得让人恍惚,随便什么意外都可以击中。柏拉图说,人人都得了一种无可救药的病,它的名字就叫死亡。也许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切虚浮的鼓噪的假象才会被剥离,露出生命的本质。好像真的是这样,人无论走多少步,都在走向坟墓。
在讲《安娜•卡列宁娜》之前,我早已经忘了故事的所有细枝末节,只记得大概的故事情节。也忘了是不是安娜跟弗伦斯基说的,有死亡撑腰的人从来都是天下无敌的。爱情一直是安娜的生命,可是当情欲无法成功转化为爱情,那么它最容易走向它最为惧怕的死亡。“当她穿过人群向头等候车室走去的时候,她逐渐回想起自己的处境的全部详情和她的犹豫不决的计划。于是,希望和绝望又轮流在旧伤口上刺痛她痛苦万状的,可怕的跳动的心灵的伤处。”对于爱情失望的安娜,她不能忍受这个失败,这让她感到耻辱,可是她的高傲不能容许这般耻辱的存在,于是她只能终结了自己。
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她以这样一个悲剧的镜头结束,列文却是以喜剧结束。小说的最后列文终于明白了善就是上帝,行善就是救赎。
托尔斯泰一生中既怕又恨的就是死亡。——高尔基
托翁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强调着向死而生的道德勇气,他认为死是非常严肃的事,也是非常严重的事。向死而生。承认自私自利的生活是错的,学会爱别人,去爱身边的人,也爱一切人。
高山仰止,我自己做不到,但心怀敬重。敦厚纯良的赤子之心,岂是人人都有。此刻,只是在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如清水般的女孩子。
我的老师说:生命太脆弱了,不要以为可以没有界限、没有限制地去攫取一切,在物欲的大海中一直向前,无疑是饮鸩止渴,必须得转过身来面对死亡,不管你是谁。
我于是认真聆听,丝毫不敢懈怠。
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生总是与死相携,不离不弃,互契互入。可是我们总是贪恋这俗世,宁可在生中沉沦打滚,也不愿留出须臾正视死的面目。可是也只有死的事情才会让我有耐心停留,从激烈的青春期到平静的现在。
对待死亡只有眼泪和叹息是不够的,那不是我们了解这人生的根本方法。只有真正地关照它,才能从死亡中找到生的力量,才能真正明了今生所为何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