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人
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
我们将自己放置在钢筋混泥土浇筑的环境中,情感缺失的同时对生活的诠释也发生改变。人必须行走,在每年的某个时候。行走之前要卸下所有包袱,比如对未完成工作的持续思考,对家庭琐事的格外分心,对生活境况的迟疑畏惧。
没有音乐,没有书籍。连谈话也少的可怜,很多时候一个人走一个人想。一次赤裸裸的出行,我们穿插在只有大自然可以衬托的情景。稻田,高粱,大豆,玉米。始终思考,但不限于对人生态度。
人到底因何而存在。这是个看似滑稽的伪命题。但有谁真正问过自己,金钱、权力和简单泛白的生活哪个更贴近自身。我不提重要性。显然金钱权力和幸福指数在某些时候重合。它的重要性非同于平凡生活。
在不同环境之下,事物本身的固有特征和用途会发生改变。如一座城市,当你怀着欣赏的姿态时,你会发现它矗立在大地之间显得如此包容。它以宽阔的双臂等待拥抱。历史并不记录城市的每个时刻,它只是记录了那些最重要的事件。而这些只仅仅为历史学家而存在,或者只为帝王将相的统治权产生意义。
我看着这座移民城市。黄昏的太阳如一张两面黄的烙饼,铺展在锅底般氤氲的东北平原。哈尔滨是座移民城市。因为移民历史厚重,所以显得格外包容。包容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性格。哈尔滨的目标是建成东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化的本质是开放性和包容性。无论基础设施与北京相比,落后多少逊色多少,但至少这座城市以它好客的姿态诠释着国家化大都市的真正特质。
出行的目的有时候就如一个人站在高岗,对着重峦山峰喊上一嗓子。风从两座山的缝隙中吹过来,在脸上漫过后染上冰凉触觉。一座城总有那么一点色彩会给你泛白的生活增添思索的因子。比如当我站在大街上,看着那些筒着手吆喝着姑娘果便宜卖了的汉子时,我想起西北偏远农村。
这一刻我觉得人本身的存在只是一种幻觉。你认为自己活着便也是活着。因为你感受到的东西是灵动的,有生命体征的。而有时候我们生活在看似繁华的都市中,可以掌控许多人的喜怒哀乐甚至生命,但却感觉不到生活的灵动。活着只是一种幻觉。其本身内在的特质已经消亡。
许久不曾如此刻板。多年前我读哲学时总觉得那些晦涩的词语,是作者故弄玄虚或标榜知识丰富,现在回头去看很久之前未曾看懂的书,觉得并非想象之中难以理解。
我们都没有变。在磨砺风雨之后,坚挺的是对生活的信念。物质饱满,情感枯萎。我在19岁时还妄想将来能够发财当官,衣锦还乡。那时我刚上大学一年级。父亲为凑学费供我上学,费尽周折,即便如此,也并没有换来外人的帮助和同情。我带着忧愁怨怼去北京求学。我对权力金钱的幻想就是在这种情景下产生。
真正的改变是需要来自内心自发的醒悟。重庆地处内陆,却有着格外包容的情怀。它透明灵动,高傲自信。认可一座城的性格,就等于洞彻一个人的品质。在一味的争名夺利中,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特质。所以我选择远离某些环境。
许多人说我学生气太浓,至今尚未真正融入社会。但我心里清楚究竟要什么。我不强加观点与人,也不排斥它人获取幸福的各种手段,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所以选择的行走路线不同。但心里的满足和清净到底有多少,也只有自己清楚。
买了专业课的书。过了大半个月,始终没看进多少。每日清晨洗脸时,都感觉到这光阴在水龙头里哗哗流动。念书时,会想起曾淹没的往事。那些泛黄的课桌椅,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粉笔字,留着平头口若悬河的民法学老师,烈士墓交通银行脚下的1843KTV。
在敲打文字时,办公室已显得空落。外地游玩,老家探亲,回家聚餐。每个人都有着对节日格外的喜庆和策划。我留下来,但不觉得孤单。文字不是欺骗,它是一种无声的宣言。节日里,我念着华电、西政、武隆的那些相识的人们。我细数他们的名字和一起有过的欢愉。我感觉饱满。无论你们记不记得,我都记得你们。
我就这样呆着。看着下班时间的临近。五点钟,我关上电脑。微笑着跟自己说该回家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