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有余香”与“香留脚上”

首页 > 美文 > 感人日记/2019-0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浅谈“助人”和“宽恕”

人们都非常熟悉一句“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名言,形容的是予人以美好的事物,自己也会得到甜美的感受;用来赞美助人为乐的品德是再恰当不过了。——帮助别人解除困难,带来快乐:给别人,也给自己。——这是一种高尚奉献收获

然而,澳大利亚的著名演说家安德鲁·马修斯却有另一句与“手有余香”不同的“香留脚上”的名言也备受人们的喜爱。他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紫罗兰)却把香味留在那脚后跟上,这就是宽恕。”——讲的是乐在宽恕的与包容的可爱。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是一种,他人有难,乐与之分担;自己有乐,愿与人共享的境界。它既是精神素质的表现,又是道德情操的反映;而“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后跟上”的宽恕精神更是高尚品德的体现,它的境界绝不亚于“手有余香”之美。

过去曾经听说过苏轼,以“踏花归去马蹄香”巧对“拂石坐来衣带冷”的美谈,也曾经为其意境的巧妙,对句的工稳而折服。但这句“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后跟上”的高度赞美宽恕精神,远播精神芬芳的美妙,于今日才始有领略。

自然,在当前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能够在手中拥有“玫瑰”者已比比皆是;然而相对贫困,缺衣少食,就医求学困难者,亦不乏见。在改革的道路上,有些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但是还有许多人仍处在社会底层,坎坷地、摸爬滚打地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艰难地“抗争”着。“授人玫瑰”、助人为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奏社会和谐凯歌那昂扬主旋律的需要。

至于“香留脚上”的宽恕、包容,何尝不是我们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精神?这种宽恕的精神与助人为乐的精神相比,更加难能可贵。——因为这种“宽恕”,往往是建筑在自己是被伤害者的地位:那支被脚踩扁了的“紫罗兰”花,要对伤害了自己的“那只脚”不但无所抱怨,而且还要“以德报怨”,主动地为之“留香”。有如此境界,虽然并不是非有博大的胸怀,非有宏伟的气度,非有高远见地者而莫属;但见识平庸,心胸狭小者,确实是难以做到的。我们众人皆知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蔺相如,无私无畏为国家,宽恕忍辱让廉颇,终于感动了老将而“负荆请罪”,为人间留下了可歌可泣“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榜样。——古人尚能如此以坦荡宽恕之胸怀化解矛盾,消弭隔阂,增进友谊,携手共进,更何况于今天的我们了?

该助人时助人,该宽容时宽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但是,助人,助的是同胞,是朋友,是有起码良心的人;而绝不是“援人”作恶,和去“助”禽兽一般的敌人;否则愚蠢的怜悯,只会导致“农夫和蛇”的悲剧。宽恕,当然更应该是善待我们的同类,应该宽恕的是那些没有恶意的给我们造成误伤的人;而绝不是宽恕那种欲把我们置于死地而后快、蹂躏与戕害我们的恶魔!还是鲁迅先生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说得好,对于敌人绝不能讲什么“恕道”,而只能讲“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直道”,更不能施行敌我不分,丧失原则的“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