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好诗漫谈
《昼与夜,一个人的江畔》
我听到太阳在数着银子
哗哗哗,这永远动荡着的天地
有一些大轮追逐满江的财富
江鸥满头大汗,捡拾零散的鱼
暮晚贴着江面悄悄扯来一条黑毯子
小划子上的灯火,是不该忽略的花事
苇叶在吹着不成调的夜歌
宛若我,打捞久远的记忆……
——陆新民
漫谈:本期选诗颇多,鉴于字数限制,姑且开门见山吧。且看:
“我听到太阳在数着银子
哗哗哗,这永远动荡着的天地
有一些大轮追逐满江的财富
江鸥满头大汗,捡拾零散的鱼”
首句与洪烛的名句“树木一到秋天/就开始大把大把地花钱”不谋而合。而后诗人荡开一笔,写“动荡着的天地”,使视野阔然开朗。“动荡”一词,颇具政治意义。“有一些大轮追逐满江的财富”诗人摆脱了单纯写景,“大轮追逐财富”,使得诗歌具有了某种社会意义。“江鸥满头大汗,捡拾零散的鱼”,月华以为,“江鸥”者,非独江鸥也,亦可以指代江鸥一类的劳动者。再看:
“暮晚贴着江面悄悄扯来一条黑毯子
小划子上的灯火,是不该忽略的花事
苇叶在吹着不成调的夜歌
宛若我,打捞久远的记忆……”
写景传神,教月华想起一联唐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而“黑毯子”的比喻,大胆新奇,可媲美大卫那句:“月亮那枚脚印,肯定不是你一个人踩下的。”“苇叶”、“夜歌”,更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渲染烘托,酿造氛围。诗歌的结句则缱绻清婉,极具抒情韵味。
整体来看,诗人写景甚为成功,画面质感,读之,如身临其境。关于画面感,竹枝因之评备矣!月华要说的是,诗人在景物里注入了现实的思考,从而超越写景本身,使诗歌的思想性得到升华。
月华浅见:首句“太阳在数着银子”,“银子”一词不甚精准,太阳对“金子”,月亮对“银子”,似乎更为妥帖。
而结句中的“我”亦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诗意,若是使用同化手法(或曰物化、移情手法),以某一具体景物代替“我”,从而进入无我之境,则意味又深了一层。
《鸿门宴》中有言曰:大礼不辞小让。有成语曰:瑕不掩瑜。即便月华浅见真的有理,此诗依然不失为一块和氏璧。
附竹枝因点评:
这首诗,读来仿佛看到了三幅画面:
第一幅应是金黄的色调,画的内容浪漫,透着悠然,但还能感到一种豪情,也感觉到一些躁动。第二幅是银光闪闪的色调,整幅画的颜色低沉、激荡,“追逐”二字给画面添加了急促的律动,但在“捡拾”二字,特别是在“江鸥满头大汗”的背景下,这些许动感画面更显得悲壮苍凉,画意总逃不出:人生无奈,世事艰难。第三幅则是温馨的暖色调,当暮色拉开序幕时,画的内容也“暖”了,“灯火”照亮“花事”,对这些谁能无动于衷呢,谁的夜晚还能平静下来,所以,还是让我们和诗人一起去“打捞久远的记忆……”吧。
此时,平庸的灵魂确实已飘然远去,去了那“乌有之乡”,只有诗人桀骜的身影仍在人间,伶仃而高傲,如“小划子上的灯火”。斑斑点点叙说内心的情感。但是,陆兄在如此超脱与轻描淡写时,表现出满腔的温暖而并无一丝的刻薄。我想,同样的,也很少有人能像陆兄这样热爱一切,在诗里充满激情地对我们谈论一切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