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

首页 > 美文 > 感人日记/2019-0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曾听闻一位自称能通天地的非同一般之仙人告知,

前世是一古庵念佛之人,却因贪恋红尘遁入人间。

听后寂然欢喜,既已修佛不成。又何如错过今生的色彩斑斓。

也许是奈何桥上孟婆汤喝得太多,前世的晨钟暮鼓,青伴古佛,

此时竟已毫无记忆,只是偶尔之间,

在旷世红尘中有会有那么一点点模糊而久远的召唤,

自私的心充耳不闻,刻意回避,宁愿压抑仍勇往之前。

然滚滚红尘中,竟是如此的荆棘密布,苦不堪言--

生离死别的痛楚,纸醉金迷的痴恋,无止境的欲望,解不了的爱恨,

一生追寻,半生荼蘼,遍体淋伤,终赤条条而去--

化为土融入大地,化为尘魂飞烟灭--

蓦然悔悟,今生的轮回凄苦,怎堪比前世的清静寡欲,

既已错过了一世,又怎能一错再错,

一时的贪欲,历尽红尘的千万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曾经那久远而模糊的召唤此时竟是如此的清晰呈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似懂而非懂,是觉悟,是领悟,是悟道,是参透?

 

佛语偈颂:(摘自网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上一篇:余存的爱     下一篇:一场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