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死了

首页 > 美文 > 人生哲理/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者:陈虎平

  周末回家,听妈妈说“哑巴”死了,三天前已经草草葬了。丧事很简单,一口薄木棺材,一辆架子车,由村上七八个人拉着到墓地去的。没有用龙杠抬;没有穿白戴孝;没有哭天抹泪;没有吹吹打打。除了村子里上了年岁的人,大家浑然不知,就跟没发生什么事似的。我正在为哑巴的死而感到惋惜,妈妈却说:“他去了也就享福了,早走早超生!”

  哑巴50多岁,是自幼抱养过来的,小时候缺碘得了甲状腺肥大症,脖子上长着拳头大的一个肉包。如今上无父母,下无儿女,孤身一人,寄居在哥嫂家。哥嫂一家五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生活十分拮据,自顾不暇,对哑巴自然照顾不周。哑巴除了帮哥嫂家干活外,平时主要靠到临近农家打零工为生。因为哑巴干活很卖力,工钱又低,家中缺劳的人家都很乐意叫他。哑巴很少自己做饭,总是东家吃一顿,西家吃一餐,难免饥饱不均。整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风里来,雨里去。也顾不上洗。

  在我的印象里,年轻时候的哑巴给生产队饲养牲口,他的劲很大,每天用铡刀铡好多好多的麦草给牲口吃,饲养室的仓库里还堆的老高老高的。当打扫和清理牲口粪便的时侯,他把粪车装的满满的,拉起来跑的飞快,头上挂满豆大的汗珠也不知道擦一擦。当然干的多就吃的多,他吃饭总是端着一个大瓷碗,碗里的饭也是老高老高的,不一会就见碗底了。或是他饭量大,或是在哥嫂家吃不够,有人好几次发现他把炒熟喂牲口的黑豆装在兜里偷偷吃。为此,生产队长还教训过他呢。

  哑巴虽然不会说话,他的头脑却一点不傻,与别人交流时比比划划,别人也能明白他。他爱热闹,有人打牌或者聊天,他就凑过去,一看就是老半天,直到人家四散离去。哑巴特别喜欢孩子,经常逗孩子们玩,而孩子们也逗哑巴玩。周围十里八村赶会唱戏放电影,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哑巴都会跑去看。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去邻村看大戏,天晚路远迷失方向,还是哑巴把我们领回村的。有人开玩笑对哑巴说:“你想要媳妇我就给你找一个。”哑巴笑着,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意思是说他不要,因为他不配。

  农村实行分田包干以后,哑巴和哥嫂合作种地。由于他的勤快,他哥家的庄稼长的很好,每年打的粮食都比别人家的多,大家都说哑巴哥遇上个好哑巴。哑巴还是一个热心肠,他干完自家的活,有空就帮邻里的忙。村子里的红白喜事,哑巴没有不去的,虽说干不了大事,却也跑前跑后,忙个不停。搭个棚、提桶水、烧个火、借个东西什么的。哑巴还很懂礼数,别人行情拉礼,他也要跟着拉,如果主人拒绝不收,他满脸恼色,如果你收下了,他笑逐颜开,比孩子还乐。

  不知从何时起,哑巴和哥嫂分开过了,或许是哥嫂嫌哑巴老了,干活干不动了,或许是……不得而知。哑巴再也没了往日的笑容,精神也大不及从前。经常好几天好几天不回村子,有人看见哑巴在邻村给人家干活混饭,也有人说哑巴在乞讨度日。去年冬季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二十多天,积雪成冰,哑巴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摔伤了,人们见哑巴拄着一根木棍,一瘸一拐地在村子里走,好长时间都不见好,好心的老人们都拿出馍馍给他吃,妈妈把我穿旧的衣服也给了他,我曾经回家去,有几次碰见他,我拿烟给他抽,他用颤巍巍地手接了过去,脸上似有感激的神情。

  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一月未回,哑巴竟去了。悄然无声的去了。

  哑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给人们留下的只有这些印象了。

  愿他在新的世界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