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继勇:诗雨纷纷

首页 > 美文 > 人生哲理/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者:闫继勇

  那雨啊!

  那潇潇洒洒、绵绵不绝的雨啊,由南向北、从春到秋、自古来今一直的下。

  它时而淅淅沥沥,时而哗哗啦啦;时而温婉似柳,时而悍暴如山;时而幽怨时而欢悦;时而轻盈时而沉重……从小桥流水的江南下到雨落幽燕的边关,从清明时节的郊外下到深秋的梧桐庭院,从遥远经典的《诗经》下到昨日迷蒙的《雨巷》。

  品一下嘴角的雨滴,苦辣酸甜,因为它溶解了多少文人志士的忧乐悲喜;

  看一下手中的诗句,明暗红绿,因为它记录了几多朝代兴衰的春夏秋冬。

  1000多年前的那个早晨,渭城的郊外长亭连短亭,一场小雨荣幸的下在了王维送别友人的时候,那许多宦海的沉浮前途的茫茫见雨即溶。就这样,这场本来普普通通的小雨下在了诗人的笔下,容入了大唐的诗坛,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千多年,也一定会千秋万代的下下去。诗人借雨抒情,诗文借雨传意,小雨借诗借人得以走进历史走进永恒,走进子子孙孙的生命深处。

  历史是民族的人生,人生是自己的历史。有时候不经意间却能创造辉煌铸就永恒,而你寤寐求之的往往错过。

  如果人生有太多的错过,那错过了渭城朝雨就不应该再错过巴山夜雨。

  从王摩诘到李商隐不足百年,但在这三万多个日日夜夜里不知道有多少雨多少诗,纷纷下在了历史的夹缝里,也许不需岁月的阳光和历史的春风,它们就风干了。但是,每一个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一夜巴山的夜雨。

  也许为了心中的梦、也许为了现实的情,总之,他天明就远行了。秋风虽不劲秋雨却凉,窗外的秋池本来已经注满了牵挂和嘱托,现在就在烛光闪闪烁烁的背影里与秋雨喁喁絮语。问归期,却无期。把期待的苦楚和生活的信心都蕴含在轻剪灯花时那熟悉的眼神和动作里。窗外的雨声是最好的旁白,秋雨在那一夜的表演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于是,那些秋雨的夜晚就幻化成家乡烛光明灭的窗口,温馨而幸福,那飘着秋雨的窗口就抽象成游子们遥远的牵挂,也是他们冒着风雨不怕泥泞日夜兼程一生经营的心灵归宿。

  黄鹤楼前,秋雨潇潇,大元帅岳鹏举凭栏远眺,万里江山,收眼底含胸中。怎奈金兵铁骑野心不休,他曾经金戈铁马走塞上,马赛蛟龙、弓如霹雳,枪挑雪山千层浪,马踏黄河万重山,狼烟将熄,朝廷的一场风雨致使岳飞旗卷燕然山下。

  那塞上长城的英名和气吞万里的壮志化作一腔怒气,冲冠而发,只有滔滔的江水知道,只有潇潇的秋雨知道。在那一刻,秋雨和江水做了知音,铺天盖地的演奏着慷慨激昂的爱国悲歌。

  正义者往往委屈,有志者常常受抑。

  于是,飘飘摇摇的大宋收拾起莽袍玉带,蜷缩在临安一隅。曾经敏感的志士随着朝廷一起麻木,一时间诗雨缠绵,散落花间。桃雨、梅雨、杏花雨、丁香雨、海棠雨、芭蕉雨、梧桐雨,飞雨阵阵、 乱雨潇潇。不是雨滴残荷,就是雨打芭蕉,软化了诗坛也软化了历史,甚至软化了一段民族情感

  当我们走进诗词,聆听着那“梧桐树,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体味着那“到黄昏,点点滴滴,怎敌他晚来风急”,不由得让人心意绵绵,甚至眼泪也绵绵。这是许许多多社会的大忧愁和个人的小忧愁,都交给了雨,让它承载、让它表达、让它诉说。它实在是容纳了太多太多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词吧: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两鬓已星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人把一生的兴衰起落、悲欢离合浓缩在听雨的几个刹那,我们仿佛经历了这个生命历程。是雨见证了他的人生三部曲:奢华-沧桑-悲凉;是雨给予他无限的同情,点点滴滴,相陪到明;是雨默默的关注着他的一生。

  茫茫的诗史天空也零星的滴落过几点欢悦的雨。锦官城中,当春好雨里,看到了花团锦簇中杜甫喜悦的一章。西塞山前,斜风细雨中,领悟了张志和演绎人生的悠闲洒脱。

  但是似乎欢乐是暂时的,苍凉是永恒的。真的,你且把眼前的繁华看淡,连那些名利、地位,甚至包括成功、辉煌,坐下来静静的读读诗吧。

  读诗、读雨、读人生、读历史、读社会,读得激动,读得伤感,读得欢悦,读得冷静,读得无动于衷,也就读得了老成,读得了一种境界。


    
上一篇:邛崃女     下一篇:安如意:拣尽寒枝不肯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