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秃鹫消失之谜
失衡
1999年7月,印度玛格哈特国家森林公园附近,一场人与动物间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35岁的拉玛什贾姆准备了猎枪、猎刀,召集了五六个青壮年亲友,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杀花豹,为他的儿女报仇。
拉玛什贾姆的家在森林公园边缘.,是一个简陋的窝棚。就在几天前,他的一双小儿女——10岁的哥哥甘贾伊和6岁的妹妹斯维塔在住所附近玩耍,一只 花豹居然闯了过来。孩子们惊恐之中一窝蜂地跑掉了,6岁的斯维塔却没感觉到危险逼近,她还向花豹走了过去。哥哥跑上前去企图拉妹妹一起跑开。结果,受了惊扰的花豹上前一口咬住了甘贾伊的脖子和喉管,随后又把斯维塔叨在嘴里,跑进了丛林深处。等拉玛什贾姆在森林中找到女儿斯维塔的时候,只剩下了一堆衣服和骨头而哥哥甘贾伊也正在医院中,生死不明。
拉玛什贾姆率众围追堵截花豹的时候,受到了阻挡。阻挡他的是在印度做课题的英国生物学博士黛比·佩恩和她的两个助手。黛比举着猎枪劝说拉玛什贾姆:“花豹是受保护动物,猎杀花豹是违法的,若拉玛什贾姆一意孤行,等待他的只能是法律的制裁。”拉玛什贾姆并不买账,认为花豹必须血债血偿。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来自第三方的威胁悄然降临:一群流浪狗出来觅食。狗向来是人类的朋友,可现在却性情大变,它们集结成群,发疯地向人群狂吠着冲来。
狗凶起来,比狼更可怕,最关键的是这些狗身上还携带着狂犬病毒。若被疯狗咬伤,24小时内不打狂犬疫苗,人就没有一点生还的希望。人有八九个,围上来的流浪狗却几十条。在人与狗的博弈中,人明显地处于劣势,很多人已经被咬伤了,生命岌岌可危。就在他们生死系于一线的时候,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一群花豹出现了。
与上一次咬死斯维塔不同,这一次花豹成了人的救星。它们厮咬起流浪狗来,一场最原始的血腥的厮杀在人们眼前展开。趁狗豹搏斗之机,人们找机会撤离……
事情远远没有完结,这只是冰山之一角,人、狗、花豹间的冲突自2000年后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小孩子受到花豹的攻击,事情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为什么花豹这种史前动物,在森林中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会闯进人群聚居地呢?黛比的课题组研究后发现,花豹本无意伤人吃人,它们是为了追踪美味的流浪狗才跑出森林。
印度拥有数量惊人的流浪狗,并且 这个庞大的数字还在逐年攀升。2002年,当印度政府发现狗患成灾的时候,企图用电击和毒气来减少狗的数量,却遭到了人民的反对,他们便只能采用较温和的办法——把大街上的流浪狗抓去做绝育手术。可想而知,这种人道的手段缓解不了形势的严峻,流浪狗的数目高达5000万只,而且这只是保守的估计。
黛比向整个学术界和印度政府提出一个严肃又可怕的问题:为什么印度的流浪狗每年成倍增长?为什么做了人类几千年忠诚朋友的狗会与人类为敌?印度狂犬病肆虐,各种瘟疫流行,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原因很快被政府派出的调查小组找到。他们发现在野外的牲畜填埋场,腐尸遍野,那里滋养着苍蝇、蚊子、老鼠和流浪狗。流浪狗是吃这些腐肉的主要生力军。食物如此充足,它们想不繁衍都不行!
可是,流浪狗们原来的习性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它们今天竟像苍蝇一样吃这些腐烂变质的肉呢?原来,有一种动物“缺席”了。就在2000年前后的短短3年时间里,人们还没反应过来,数千万只秃鹫就从印度的天空消失……
探 究
印度的很多习俗与其他国家不同,尤其是在尸体的处理方面。
在印度,牛是印度教徒的崇拜之物。对占印度总人口83%的印度教徒来说,牛可以使役,可以挤奶,但绝不可以宰杀,更不能食用牛肉。为人类辛苦工作了 一生的牛,大多都是老死。而牛死后,政府通常用专车将尸体拉到郊外牲畜填埋场,任其回归于大自然。每年有无数头牛这样死去。
印度有一个叫帕西的民族。帕西族族民都是拜火教的教徒。他们认为火焰 是光明和生命的给予者,所以亡者不能火葬,否则就是玷污圣物、亵渎教义。为了让死者灵魂早日升天,帕西人选择天葬。他们把死者的尸体放在天葬台上,让太阳来烤,让秃鹫来吃。每年有数万具尸体被送往天葬台。秃鹫就是以此为生的。以前,牲畜填埋场、天葬台都是秃鹫的地盘,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它们就可以把一具尸体的肉吃得干干净净,这成就了印度数量庞大 的秃鹫,不管在荒郊野外还是城市中,人们随处可见盘桓在空中的黑色身影。
虽然秃鹫长相凶猛,看起来肮脏,但它们对印度的环保起了重要的作用。它 们是“清道夫”,是地球生态链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不少印度人尊称秃鹫是“神圣之鸟”。
2002年后,秃鹫们几乎无影无踪。大自然从来不喜欢空白,秃鹫空出来的位置流浪狗去填充。可由于流浪狗们消化系统和秃鹫有别,这导致他们数量激增,并且携带了各种病毒。
黛比意识到形势极其严峻,她向国际社会发出求助信号。可眼前的问题是,她想找几具秃鹫的尸体来解剖化验都成了问题。
忧心如焚中,不得已,黛比冒着生命危险攀上了悬崖,因为秃鹫们喜欢在悬崖上筑巢。终于,她在悬崖边儿上找到了一只刚刚死去的和另外一只奄奄一息的秃鹫。印度的法律规定所有动物尸体都不能受到人为的干扰。黛比冒着触犯法 律的危险,把这一死一伤两只秃鹫带回了英国,送进了英国皇家生物实验室。
黛比和各国科学家们认为秃鹫可能得了某种传染病,因为只有传染病才能让它们的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可他们经过解剖和各种化验之后,都没发现传染病的痕迹。这些秃鹫死于神秘的肾衰竭和痛风。黛比又邀请了各个行业的专家,他们从重金属、杀虫剂和疾病的踪迹上追寻,可是一晃3年过去了,毫无成果。
在这3年时间里,印度沿用了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习俗受到挑战。拜火教徒们得知天葬塔内尸体被流浪狗们啃噬,心痛不巳,不得已,一些人开始选择另外一种下葬途径——水葬。可这不仅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导致了印度水域生态环境被污染破坏。
流浪狗的数量增长更加快速,而且由于终日喝血吃肉,它们兽性大发,凶悍异常,它们不仅招惹花豹,还肆意攻击人类,导致狂犬病和其他瘟疫泛滥。每年数以万计的人,因为贫穷,被流浪狗咬后因无法注射狂大病疫苗而病发身亡,狂犬病的死亡率是100%!
秃鹫必须被请回来,否则印度未来的生态不堪设想。可是,以黛比为首的科研小组却发现,不仅印度秃鹫的问题严峻,类似的事情正在向巴基斯坦、尼泊尔等邻国漫延。秃鹫的巅危,威胁的已不仅仅是印度,而是整个亚洲的生态。再往下延展,将会是非洲、美洲,甚至全球。
拯救
2005年,美国华盛顿州实验室的格林·奥克斯博士看到黛比的秃鹫尸体资料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会不会是秃鹫的食物,也即牛或人的尸体上带有某种新兴的病毒,导致秃鹫死亡。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决定亲自去收集标本。
帕西族的天葬塔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即便格林买通了几个当地的族人,可是里边成千上万只疯狗仍有可能要了他的命。印度本就是热带地区,在这个三伏天,格林穿上了几层太空服,在流浪狗的厮咬中,在臭气熏天、臭虫苍蝇弥漫的腐尸中,收集标本。可每一次腐肉刚刚到手,还没等他包装好,就被流浪狗抢了去。格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这项工作。
经过反复多次的检验测试,格林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牛的内脏和骨骼中有双氯芬酸的残留物,同时这种残留物也存在于秃鹫的身体中。又经过进一步的调查,格林发现印度有十分之一的牛的尸体被双氯芬酸污染了。
那双氯芬酸到底是什么呢?双氯芬酸是一种廉价抗炎药物,这种药能缓解年老牲畜的疼痛。在印度,牛是神圣的,若主人让他的牛遭受病痛折磨,那么他会被判处7年以上徒刑。在1997年,双氧芬酸的知识产权过期之后,印度一些精明的药厂就开始大规模制造这种药物。廉价高效的双氯芬酸迅速风靡全国,在农民中卖出了几百万份。
可秃鹫消化不了这种化学物质,它们食用含双氯芬酸的牛肉后会产生肾衰竭,最后脱水死亡。经过保守的估算,秃鹫每吃一次含有双氧芬酸的肉.就增加了百分之一的死亡概率。也正因如此,短短几年时间,印度99.5%的秃鹫灭绝了。用了 4年时间才找到原因,全世界的生物学界兴奋得欢呼起来。可是下一个问题又来了,这剩下的0.5%的,不足万只的秃鹫还有可能扭转印度生态乾坤吗?警铃再次被拉响。
要想解决秃鹫的问题,首先要杜绝双氯芬酸的使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国际环保组织开始向印度政府施压,劝说他们颁布使用这种药物的禁令。2006年,印度政府终于妥协。
可是还有个别的制造商、药商不想轻易放弃这块巨大的利润蛋糕,他们还在偷偷生产销售,有些农民们也图其药价便宜,不愿意转换其他的贵药。秃鹫越来越少,恐怕只剩下上千只。流浪狗越来越猖狂,印度人的狂犬病占了全世界的36%,每年约两万多人死于此,尼泊尔、巴基斯坦秃鹫数量也每年成倍递减。事态丝毫没有得到控制。
远在英国的黛比认为“只有把死亡率降到5%,秃鹫才有一线生机。远在美国的格林想办法,“我们不如通过人工的方式帮助孵育,减少它们的死亡率!”恐怕也只有人工干予一条路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孵育机构都行动起来。
在法律严惩、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努力下,2009年尸体调查时,数据终于显示牛 尸体中的双氧芬酸污染从10.1%降到了2009年的5.6%。这标志情况有了一点点好转,秃鹫的年死亡率也从每年天文数字一般的80%降到了18%。
若想在几年甚至几十年恢复数千万只秃鹫的数量,即便全世界最顶尖的孵化室帮助孵育,也依然是痴人说梦,因为秃鹫一年只生一枚蛋。毁林容易造林难,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进去,一年顶多能帮助孵育出几百只秃鹫。可即便这几百只,也承载着印度甚至东南亚生态的巨大希望。
2013年5月,当数千只人工饲养的秃鹫被放飞时,当消失已久的黑色精灵重又出现在印度的天宇上时,无数虔诚的印度教徒顶礼膜拜、喜极而泣。这成了印度近年来最火爆的新闻和最震憾人心的场面。这些秃鹫是被山羊肉喂大的,人们祈帱着,它们在与流浪狗争夺地盘的时候会成为胜利者,它们能让印度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的生态模式。
一颗小小的兽药竟能对生态系统产生原子弹般的杀伤力,这超乎所有人包括科幻小说家的想象。科技的发展、化学药剂的使用确实给我们解决了一时之需,但它是否给我们和这个星球的未来埋下灾难性的伏笔,这值得我们深思并谨慎对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