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哪个朝代的人?他们是怎么死的?

首页 > 美文 > 长篇故事/2019-0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寿双全,名满天下。

    郭子仪出身官宦人家,但大器晚成,安史之乱的前一年还只是一个兵马使,直到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朝廷缺乏带兵打仗之人,郭子仪才得以充朔方节度使,独当一面。     李光弼(708—764)本是契丹族,他的父亲原本是契丹酋长,归唐之后英勇战死。李光弼从军后,得到了名将王忠嗣的青睐与器重,常说:“光弼必居我位。”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光弼经由郭子仪推荐,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     之后,哥俩好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便常常一起带兵出战,两人的目标都是平定叛乱,但是性格却截然不同。郭子仪是性格温和,心胸宽厚,宰相肚里能撑船,做事情进退有度。李光弼便是传统直肠子武将的性子,个性要强,治军颇严,部下畏惧。在官场沙场行走,涉及朝廷,一个人的性格可谓是决定了他的一身,李光弼的性格注定他不得善终,这是历史的必然。     郭、李二人多次征战,对战场形势把握得当,但是由于玄宗老年昏庸,逼迫哥舒翰出关作战,哥舒翰全军覆灭,致使潼关、长安失守,玄宗出逃。郭、李二人也只好退回太原,直到肃宗上位,二人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李光弼以弱敌强、以少胜多,以绝对劣势兵力守住了太原,保住了西北大本营。而郭子仪则率主力,在回纥骑兵的帮助下,经一路苦战,连续收复了长安、洛阳。     至此,二人的名声开始上升,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兴名将。但是历史循环,随着战功的积累,军队的拥护,民间的声望的升高。皇帝开始提防了,功高盖主。在收复长安洛阳之后,本可以一鼓作气打败史思明叛军。可笑的是,唐朝九节度使共20万军队,由于肃宗的猜忌,居然没设置军事统帅,还派了一个不知军事的太监鱼朝恩作为监军。20万军队,因为没有统帅,互相牵制,惨败于史思明叛军。     兵败了,班师回朝了,要有个替罪羊了,可笑!鱼朝恩一个不懂带兵打仗的太监直接将责任推给了郭子仪,肃宗直接将其削职夺权,废弃多年。历史证明,不是将军带兵打不好仗,而是将士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皇帝在后边听信谗言,疑神疑鬼,本该胜利的战争,结局反而是惨败,将士血流成河,将军削职被冤下狱,失人才,失领地。历史上有多少忠臣良将死于此,可悲可叹。     李光弼的军事才能说起来,要比郭子仪高得多,史家称他“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是这么一个人才,俗套地生错了年代。李光弼为人耿直,与代宗所信任的太监程元振、鱼朝恩不和。经常被鱼朝恩中伤,再则,李光弼亲眼看见了一个节度使来京遭程元振谗言被杀,至此,执军令如山的李光弼竟不敢入朝。之后,吐蕃军攻陷长安,代宗要求李光弼救援,但是李光弼怕遭鱼朝恩构陷,手拥重兵不敢去救援。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敢入朝,手下将领怨言颇多,李光弼威信渐失,羞愧成疾,小编倒觉得李光弼估计是生无可恋,被气死的,空有才能,却得不到发挥,英雄无用武之地,与其背上骂名,不如早化为一抔黄土。     相比李光弼而言,郭子仪就幸运得多了,也不说幸运,只能说,郭子仪这个人擅于谋略,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多次遭鱼朝恩等的中伤、迫害。却尽力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鱼朝恩曾指使恶徒盗掘郭子仪父亲之墓,郭子仪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人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为了以国事为重,而与宦官权臣妥协,小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虽说这样做,让宦官减少了对他的迫害,也能继续不受阻碍地保卫大唐不受外族侵害,但孰知攘外必先安内,唐朝的迅速走向灭亡,莫过于这群宦臣的功劳。     但也恰恰由于郭子仪的避让,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代宗去世,德宗继位,郭子仪终于得以告老还乡,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