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的哲学语境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6-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艾略特的哲学语境

艾略特的哲学语境

作者:秦明利著

开 本:23cm

书号ISBN:9787544639903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15-06-01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艾略特的哲学语境 内容简介

  《外教社外国文学研究丛书:艾略特的哲学语境》深入阐释了白壁德、桑塔亚那、鲁一士、康德、柏格森、布拉德雷的哲学思想与艾略特哲学主张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布拉德雷的哲学思想和艾略特在博士论文《F.H.布拉德雷哲学中的知识与经验》中对布拉德雷基本主张的继承与批判。在此基础上,作者探究了艾略特哲学主张的理论基础及其本质,揭示了艾略特诗歌、戏剧、文学理论的哲学意义,还原了艾略特一生思想的整体性意义,从而确立了艾略特作为哲学诗人的地位。

艾略特的哲学语境 目录

导论
(一)艾略特的哲学思想来源研究
(二)艾略特的哲学思想与F.H.布拉德雷思想的关系研究
(三)艾略特的哲学思想的综合研究
(四)对艾略特的哲学思想、文学实践及批评理论的关系的研究

**章 艾略特的哲学思想来源之一:欧文·白壁德、乔
治·桑塔亚那、乔西亚·鲁一士
(一)20世纪初的认识论危机
(二)欧文·白壁德:“一”与“多”的平衡与传统观·
(三)乔治·桑塔亚那:哲学与诗歌的对立统一
(四)乔西亚·鲁一士:绝对、个体及传统观

第二章 艾略特的哲学思想来源之二:康德、柏格森
(一)经验知识与先验知识的问题:艾略特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二)对柏格森哲学的批判·

第三章 艾略特的哲学思想来源之三:F.H.布拉德雷
(一)F.H.布拉德雷认识论的背景
(二)F.H.布拉德雷认识论的基本构架
(三)F.H.布拉德雷的途径与方法:直接经验一绝对的预设

第四章 艾略特的博士论文:《F.H.布拉德雷哲学中的知识与经验》
(一)关于博士论文
**章 “论我们的直接经验知识”
(二)关于博士论文
第二章 “论‘真实’与‘观念’之区别”
(三)关于博士论文
第三章 “心理学家对知识的处理”
(四)关于博士论文
第四章 “认识论者的知识理论”
(五)关于博士论文
第五章 “认识论者的知识理论(续)”
(六)关于博士论文
第六章 “唯我论”
(七)关于博士论文
第七章 “结论”
(八)关于博士论文的意义

第五章 艾略特诗歌创作中的知识与经验
(一)20世纪初的“认识图式”危机
(二)早期诗歌:对知识与经验问题的探究
(三)《荒原》:“具体共相”的构建
(四)《四个四重奏》:道德想象的呼唤

第六章 艾略特文批批评理论中的知识与经验
(一)艾略特的文学理论家地位
(二)欧文·白壁德、乔治·桑塔亚那、乔西亚·鲁一士的哲学影响
(三)亚瑟-西蒙斯、于勒·拉福格、波德莱尔的哲学影响
(四)柏格森和康德的哲学影响
(五)F.H.布拉德雷的哲学影响
(六)“传统观”: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七)“三论但丁”:文学批评实践
结语艾略特的“认识图式”
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

艾略特的哲学语境 节选

  《外教社外国文学研究丛书:艾略特的哲学语境》:  艾略特的观点与柏格森和布拉德雷的主张一致,强调直觉应该与理智相结合,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嗅到玫瑰花便能够“视见”玫瑰的思想。艾略特继承了这两位哲学家试图用“直觉”或“直接经验一绝对”预设来超越主客二分、情感与理智二分所带来的难题。艾略特文学批评理论的另外一个主张“客观对应物”也植根于伯格森的美学思想。艾略特在构建自己的文学理论时,立足于柏格林的“知觉”和布拉德雷的“直接经验一绝对:'预设。他也由此得出了静止就是死亡的结论。要想避免死亡就得进行创造,创造就是自由,自由是摆脱死亡的核心,如果我们的行为来自我们的性情,那么我们的行为是自由的,艺术家和艺术自己的关系与此相同。良好的艺术会起到赋予人们自由的作用,这样的艺术能够给人类以整体生活的意识。如果艺术能够提供整体性,它就是成功的;如果不能,那就是一种失败的艺术。艾略特因此认为诗歌就是要给予读者整体性的满足。  康德的哲学影响  对康德的研究使艾略特在文学批评中更加关注古典主义传统,对他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传统观”有重要影响。如哈比卜所言,艾略特的古典主义思想,如他在秩序性和传统性等方面的主张,与他对康德思想的思考有关。他认为,艾略特的康德研究显示出他对古典哲学尤其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解,这对后来他的博士论文和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布鲁克尔认为,在艾略特文学批评理论中渗透着艾略特早期康德研究的结论,尤其是艾略特的对立理论和视角理论在其《传统与个人才能》和《形而上学诗人》的经典论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传统与个人才能是人类文明经验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侧面,从个人才能的角度来看,传统需要个人才能来不断丰富,而从传统的视角上来观察,传统为个人才能提供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两者共同的努力才能使人类文明生机勃勃地延续下去。而情感与理智(思想与感觉)也是共生共长、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主张在艾略特的《克拉克演讲》以及诗歌《空心人》的第五部分中都有体现。  艾略特对康德的研究尽管只有现存的三篇文章,但从哈比卜和布鲁克尔的结论中,可以看出艾略特对“一与多”问题的哲学思考直接影响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康德通过对现象与物自体的划分,完全隔离了现象的经验世界与物自体的超验世界的联系,康德试图依此来为“上帝”的“一性”保留余地。艾略特对康德的范畴的批判、对《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二元论的批判以及对康德与不可知论不彻底的决裂的批判,都是艾略特试图解决“一”与“多”相互冲突的努力。艾略特从哲学思考,到诗歌和戏剧创作和文学文化和社会批评,直至宗教皈依,无不体现了他调解冲突的努力。抽象的哲学思辨无法完全呈现艾略特的思考,他通过戏剧和诗歌的范式给哲学思考提供了一个说明自身的条件。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外语 英语学术著作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