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幼儿园的组织结构

首页 > 图书 > 图书内容/[!--newstime--]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幼儿园机构设置的意义和依据

(一)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意义

幼儿园组织机构的设置指的是幼儿园这种教育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社会组织的建立,幼儿园机构组织是为达到一定的育人目标而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这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按一定形式与层次组成的机构体系,形成有机结合的活动功能系统。它既能维系这种人群集合体内部关系,又与外部的特定机构和社会系统相连接。幼儿园机构设置就是通过建立适宜的机构,确定领导关系和职权分工,将幼儿园所拥有的人力物力等组织起来,较好地实现幼儿园的任务目标。

组织工作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组织机构作为联接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纽带,是重要的管理手段,是发挥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的工具。

幼儿园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和本身实际设置机构组织,并逐步健全完善,从而进行幼儿园行政管理工作,实现育人目的。没有健全的组织就不能发挥管理的职能作用;组织过于臃肿庞大,人浮于事,也不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幼儿园的组织建设应注意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以发挥各职能部门的最大效能,使管理活动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二)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依据

1.依据上级有关规定

幼教机构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设置幼教机构时,必须明确幼教组织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管理控制各类幼教机构。因此,幼儿园机构设置首先必须依据国家和教育职能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例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这是幼儿园建设的根本依据。国家教委1979年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对城市幼儿园机构设置和人员的安排制订了标准。

主办单位是幼儿园的行政领导。我国城镇相当一部分幼教机构为厂矿企事业部门举办,幼儿园机构设置还应遵循主办单位即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幼儿园组织机构要接受上级部门的领导,明确上下层级的职权范围。

2.依据组织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机构设置还应遵循组织工作基本内容或原则,按照任务目标原则、分工协作原则、责任权利原则、有效跨度原则和统一指挥原则等,设置幼儿园组织机构,划分职能部门,安排人员,确立职责关系等,以便更好地发挥组织职能,提高管理效益。

3.依据本园自身实际

幼儿园组织建设还要考虑幼儿园自身实际和工作的需要,例如,可以从幼儿园的规模大小、服务时间的长短等来确定组织机构的设置。再有,幼儿园所处环境位置,物质与人员等方面的具体条件也应同时加以考虑。幼儿园人员配备与编制一般涉及以下因素:

(1)招收幼儿年龄、幼儿名额及班级数,即幼儿园规模大小。

(2)幼儿园服务的内容及时间。如,全日制与寄宿制幼儿园的人员配备有所不同,有的幼儿园仅为半日活动的形式,依此情形人员配备又有所不同。在提供餐点等服务方面各园也有不同,如供应一餐一点或者三餐一点所需人员各异。

(3)机构性质。幼儿园如为独立单位则所需人员与作为附属单位的有所不同。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幼儿班、学前班是附设在小学校内,人员需求与编制应由小学统一安排。

(4)任务情况。一般性幼儿园与示范性或实验性幼儿园在人员需求方面是不同的。

以上提到的几方面因素实际上关系到幼儿园组织机构的任务目标。

1987年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对幼儿园各类人员的配备标准作出了规定。近20年来,社会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需求情况也有所不同,即使是正规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的家长的要求也出现了变化。不仅如此,大量非正规的多样化的幼教组织机构或组织形式也应运而生。因此,幼儿园在人员配备和编制上,在执行《编制标准》有关规定的同时,可以根据当前实际加以考虑。总的精神应当是,根据幼儿园自身担负的任务目标,定员定编,以便更充分地发挥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幼儿园机构设置要从实际出发,因园制宜,不能强求一律或照搬他人做法。

二、幼儿园的一般组织机构

幼儿园通常有两类组织,即行政组织与非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承担幼儿园的具体管理职能;非行政组织起着保证、配合、监督和制约的作用,是有效的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健全行政组织是行使管理职能的组织保证

幼儿园行政组织是以园长为核心的行政机构。幼儿园机构的核心人物是园长,园长负责主持全园行政工作。在园长领导下,依工作性质和专业分工,设立三方面职能组织:保健组、教育组、总务组,贯彻指挥决策,从各方面创造和改善幼儿生活、活动和教育所需的环境条件,负责保健工作、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幼儿园的基层行政单位是班级或班组,在园长或保教主任的领导下,担当保育和教育幼儿的责任。

(二)发挥非行政组织监督保证与管理助手的作用

幼儿园的非行政组织,即党团和群众组织。幼儿园的非行政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负责保证监督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同时担负着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党支部应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团结全园职工努力完成幼儿园的工作任务。

共青团组织、工会等群众组织要注意发挥管理助手的作用。如,带动和发挥团员和青年的突击队作用,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业务和政治学习,做好生活福利工作等,从不同方面促进幼儿园工作,促使幼儿园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分层管理,建立适宜的行政组织系统

1.依任务目标确立幼儿园的管理层次,明确相互之间职责关系

要较好地发挥幼儿园机构的组织职能,就需实施分层管理,使各层次各部门之间关系明确职责权限分明。一般地,幼儿园有三个管理层次,其相互关系体现为:

幼儿园管理的高层为指挥决策层。园长为幼儿园行政负责人,是最高的行政领导者、指挥者;中层为执行管理层,管理者为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如保教主任、总务主任等。他们一方面接受园长的指挥领导,同时负责对本部门教职工的管理和组织本领域的工作的开展;基层为具体工作层,即各班级或班组,班级或班组的工作人员负责各类具体工作。要逐级授权,每一个管理层次均需依据上级或上一层次的指挥和意图,通过组织和协调下一层次的人力物力来完成任务。从而上下管理层次分明,权责相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各平行部门之间也做到关系明确,分工协调。

幼儿园应通过分层管理,建立适宜的组织体系或模式,使整个幼儿园管理渠道畅通,指挥灵,信息通,发挥较高的管理效率。

幼儿园的行政组织体系如图所示。

一般地,中大型幼儿园和小型幼儿园在机构设置、管理层次与职能部门划分、人员配置方面有所不同;又依各个幼儿园的实际与人员素质状况等在组织体系建立上有差异。如,大型幼儿园设有资料室,有专人管理,又设有专职人事保卫干部;中型以下幼儿园的资料工作以及人事工作由园长或保教主任兼管;资料室有的归教育部门或是归总务组。保健组有的归总务部门管理,有的则下属保教部门,由保教主任管理;或是由园长直接领导;有的幼儿园不设副园长,或仅设1名副园长专管总务工作或是保教前勤,另设保教干事或行政干事;中小型幼儿园的一些岗位为兼职而非专职,如会计兼档务、总务;炊事员兼采购;有的保教班长兼保教助理;或是保健员兼厨房管理员等。

2.选拔各部门负责人和班组长,形成保教与管理的骨干力量

人员的任用与配备是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保健、总务是幼儿园管理的三大支柱,抓好各个职能部门的组织建设,应注意选拔事业心较强,有业务专长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担当部门负责人,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园长的得力“助手”。

班组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开展保育和教育活动的第一线。要保证把主要力量放在第一线,重视班组建设,安排骨干力量或选拔责任心强并有一定能力的人担当班长,并注意班组人员的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形成良好的保教工作集体。在全园人员任用上,要考虑力量搭配的平衡。既做到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做出全面安排。

总之,幼儿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安排配备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搞一刀切。各个职能部门一定要贯彻精兵简政的原则,做到机构精、人员简,同时尽可能压缩非一线人员,保证保教第一线的力量。

三、教职工群体结构

所谓“群体结构”,是指一个单位或部门为了发挥某种特定功能,而把不同的人才个体按一定的层次、序列和比例,有机组合的构成状态。幼儿园设置了组织机构,还必须在人员配备上建立最佳的群体结构,即指教职工在年龄、学历、素质、智能、能级、职称、性别等方面的比例、层次,都达到合理,构成整体优化的群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