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观察研究的基本步骤

首页 > 图书 > 图书内容/[!--newstime--] / 加入收藏 / 442 阅读 [打印]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洖纾块柣銏⑶圭粈鍫熺節闂堟稓澧涢柡鍡樼矒閺岀喖鎮滃鍡樼暥缂備胶濮锋繛鈧鐐寸墬濞煎繘宕滆閸嬔囨⒑閸涘⿴娈曠€光偓閹间礁钃熼柕鍫濐槸娴肩娀鏌曟径娑㈡婵絽瀚板娲嚒閵堝懏鐎荤紓鍌氱Т閿曨亜顕g拠娴嬫闁冲灈鏂侀崑鎾绘晝閸屾氨顓哄┑鐘绘涧濞层劍绂嶉鍫熲拻濞达綀娅g敮娑㈡偨椤栨侗娈旀い顏勫暞缁傛帞鈧綆鍓欑粊锕傛⒑閸濆嫮鈻夐柛瀣у亾闂佺ǹ顑嗛幐鎼佸煡婢跺ň鏋嶉弶鍫涘妿閻绱掗崒娑樻诞闁轰礁鍊垮畷婊嗩槾闁挎稒绮岄埞鎴炲箠闁稿﹥鍔欏畷鎴﹀箻缂佹ḿ鍘甸梺鎯ф禋閸婂顢旈崼鐔蜂患闂佺粯鍨兼慨銈夊疾閹间焦鐓熸俊顖濐嚙缁茶崵鈧鎸稿Λ妤呭煘閹达富鏁婇柣顓у亽娴滄粓鎮鹃悜绛嬫晢闁告洦鍋勯崵鎴︽⒑缂佹ǘ缂氱紒顕呭灦閸╂盯骞嬮敂钘変化闂佹悶鍎荤徊娲磻閹惧磭鏆﹂柛銉缁€鍕⒒閸屾瑨鍏岄柟铏崌瀹曠敻寮介鐐殿唵闂佽法鍣﹂幏锟�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㈠壊鏁婇柡宥庡幖闂傤垱銇勯弽銊х煀缂佽翰鍊濋弻锝夋晲閸涱喗鎷遍悗瑙勬礃閻擄繝寮婚悢鍏煎亱闁割偆鍠撻崙鈩冧繆濡も偓閹冲繒鎹㈠┑瀣潊闁挎繂妫涢妴鎰渻閵堝棗鐏﹂柛銊ф嚀鍗遍柟鎵閺呮彃顭跨捄渚剳闁告﹢浜跺娲棘閵夛附鐝旈梺鍝ュУ閼归箖鍩㈤幘璇茬睄闁稿本绮庨敍婊堟⒑閸︻厾甯涢悽顖涱殜瀹曟垿濡烽埡鍌滃幐闁诲繒鍋涙晶钘壝虹€涙﹩娈介柣鎰綑缁楁帡鏌嶇憴鍕伌鐎规洟浜跺鎾倷鐎电硶鍋撻幎鑺モ拻闁稿本鐟︾粊鐗堜繆濡炵厧濡跨紒顔肩墛缁楃喖鍩€椤掑嫬鏋侀柛鎰靛枛鍞梺闈涱檧缁辨洜妲愰悧鍫㈢瘈闁汇垽娼ф牎闂佺厧缍婄粻鏍箖濞嗘劗绡€闁稿被鍊栫€靛矂鏌f惔顖滅У濞存粍绻堥獮鎴︽晲閸℃劒绨婚梺鎸庢椤曆冣枍瀹ュ棙鍙忓┑鐘插暞閵囨繄鈧娲忛崝宥囨崲濠靛洦鍎熼柕蹇嬪灪濞堟儳鈹戦悩鍨毄闁稿绋戦锝夊醇閺囩喎浜遍梺鍝勬储閸ㄦ椽宕戦埡鍛厽闁硅揪绲借闂佺ǹ顑呯€氼喚妲愰幒鏂哄亾閿濆骸浜介柛搴涘劦閺屾盯濡堕崘銊㈠亾閺囥垹鐓橀柟杈剧畱閻擄繝鏌涢埄鍐炬畼濞寸姵娼欓—鍐Χ閸℃ǹ鍋侀梺鎼炲劀閸滀焦啸闂傚倷绀侀幖顐⒚洪妸锕€顕辨繝闈涱儐閸嬶繝鏌熼棃娑樻毐闁绘宀搁弻鐔兼嚃閳哄媻澶愭煃瑜滈崜婵堜焊濞嗘挸姹叉俊銈呭暟绾句粙鏌涚仦鍓ф噮闁告柨绉甸妵鍕Ω閵夛箑娈楅柦妯荤箞濮婂宕奸悢鎭掆偓鎺楁煛閸☆厾鐣甸柡宀€鍠愬ḿ蹇斻偅閸愨晩鈧秹姊洪崫鍕櫤闁诡喖鍊垮濠氬Ω閳哄倸浜為梺绋挎湰缁嬫垿顢旈敓锟� 作为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应具备概括性和系统性,为此,观察研究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来实施。一般地,观察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制定观察计划、进入观察领域、开始观察记录、整理分析观察结果等步骤。
一、制定观察计划
为确保观察的顺利进行,在观察前必须制定严格的观察计划。具体地说,要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对象和场所、制定观察记录表等。
1.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实质上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手段。研究者要有效地运用观察,事先必须要明确观察目的,即通过观察而收集来的资料是用于解答什么问题或检验何种研究假设的。
观察的目的一般是由研究者的课题决定的。只有针对课题的性质和内容选取的观察方式、方法,才可能是适宜的、有效的。因此,在观察之前,研究者应通过阅读有关文献,或与有关专家、同行交流等方式,了解该课题的研究背景,以期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2.确定观察内容
研究者应在明确观察目的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观察内容。这是整个观察研究的前提,也是观察研究成功实施的根本保障。为此,研究者应根据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中涉及的变量,依次罗列出观察细目,同时给出每一个细目的操作定义,从而使观察更具可实施性。
例如表5—4就是观察3~6岁儿童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时所确定的观察内容(细目)及操作定义。

表5—4 儿童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

过 程

定 义

例 子

1.沟通的清晰性与紧密性

在澄清信号的要求之后有适当的反应

A:“把它给我。”

B:“哪一个?”

A:“那个黄的。”

2.信息交流

提出问题要求回答

“你住在哪儿?”

3.建立公共场所

找事一起做以求发现共同点

“我们玩积木吧!”

“我喜欢娃娃家,你呢?”

4.情感自我表现

一个儿童关于情感的问题涉及另一个儿童情感的响应

“真的,我也害怕黑暗。”

5.积极的相互作用

对他人的积极性为作出反应,给予强化

A:“你知道×××吗?”

B:“不知道,你告诉我,我就告诉你×××。”

6.解决冲突

同伴之间冲突的解决

A:“我要绿积木。”

B:“不,我在玩!”

A:“我想要!”

B:“好,我们一起玩。”


三、开始观察记录
记录是观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取得观察结果和结论的凭据。如何记录取决于观察法的类型。例如,无结构观察中的记录没有特殊的规定,但最好能够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这种记录结构并不复杂,但记录任务繁重,重要的细节不能遗漏。可能的情况下,研究者应运用一些辅助手段,如录音、录像、照相等。在结构式观察中,可运用事先编制好的行为核查表进行记录。概括起来,记录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实况记录法、频率记录法、等级记录法和符号记录法。
(1)实况记录法
即把观察对象的具体行为表现如实地记录下来。由于行为表现不断出现,事件发生发展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因此,实况记录往往需要连续记录。在轶事记录法、事件取样法中都需要进行实况记录。这种记录方法要求详尽、真实、有序、不加评价、推断和解释。如果人工手记,需要记录者熟练快速。最好能使用摄像、录音等辅助设备。在观察群体活动时,可用两台或多台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远景近景结合分工拍摄,以保证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对象的动作、语言、表情等,使观察材料更加完整。
(2)频率记录法
即记录特定时间内行为出现的频率。观察者可以按照预先的规定将观察行为系统分类并明确定义,在观察现场立即对所观察的行为作出判断,记入事先制订好的记录表格内。运用频率记录法时,常把观察时间分为若干时段,在每一时段中记录某种行为类型(为简便快速起见常用代号)。观察工作结束后,可根据从各时段中累积的各类行为频率加以分析。
比如,对4岁幼儿早晨入园后的反应的记录,其中每2分钟为一个时段,把所观察到的行为类型代码(1—12)填入表格内,见表5—5。
表5—54岁幼儿早晨入园后的反应

时段

儿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E


时间:8:30—9:00
活动:自有游戏
行为类型:
(一)对环境的一般反应
1.乐意进入环境(表出具体游戏活动区)。
2.勉强进入环境。
3.拒绝进入环境。
(二)对设备、材料的一般反应
4.自由运用设备与材料。
5.有限制地运用设备与材料。
6.不运用设备与材料。
(三)对别人的一般反应
7.寻求与同伴的接触。
8.寻求与成人的接触。
9.避免或中断与同伴的接触。
10.避免或中断与成人的接触。
11.勉强与同伴接触,接触中缺乏动机或注意力分散。
12.勉强与成人接触,接触中缺乏动机或注意力分散。
(参见王坚红编:《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91—92)

(3)等级评定记录法
即根据某种等级评定量表中规定的具体标准,对照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全面客观地给予评定相应等级并作下记录的方法。运用等级记录法不需要记录行为表现的具体过程,但必须认真观察其过程并进行科学的评价,以便客观评定其等级。评定中所依据的等级标准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自己拟定的。
比如,幼儿社会性情绪观察评定表(A表示强、多、好,D表示弱、少、差,B、C介于两者之间),见表5—6。
表5—6 幼儿社会性情绪观察评定表 闂傚倸鍊烽懗鍫曞磿閻㈢ǹ绀堟繝闈涚墛閺嗘粓鏌熼悜姗嗘當缂佺姷濞€楠炴牗娼忛崜褎鍋ч梺鍛婎殕瀹€鎼佸蓟閵堝浼犻柕澶涢檮濮e嫰姊洪懡銈呮瀻缂傚秴锕璇测槈閳垛斁鍋撻敃鍌氱婵犻潧娲ㄦ禍顏堟⒒娴h櫣甯涢悽顖涱殔椤啯绂掔€n剙绁﹂梺鍝勭▉閸嬧偓闁稿鎸搁埥澶娾枍鏉堛劎鐭嬬紒鍌涘浮閺佸倿宕滆閿涙粌鈹戞幊閸婃劙宕戦幘缁樼厵闁惧浚鍊嬮鍫熷仼闁绘垼濮ら弲鎼佹煟濡绲荤€规挸妫楅埞鎴︻敊閻偒浜滈悾鐑筋敆閸曨偄鍤戦梺缁樶缚缁垶鍩涢幋锔藉仯闁搞儻绲洪崑鎾崇暦閸ワ妇绀勯梻鍌欒兌閹虫捇宕甸弽顓炵闁跨噦鎷� 濠电姷鏁告慨鐢割敊閺嶎厼闂い鏍ㄧ矊缁躲倝鏌i敐鍛拱鐎规洘鐓¢弻鐔兼偋閸喓鍑℃俊妤€鎳忕换婵嬪閿濆棛銆愬銈嗗灦閸ㄧ懓危閹扮増鏅插璺侯儑閸橀亶姊洪弬銉︽珔闁哥姵鑹鹃埢鎾诲籍閸屾粎锛滈梺鍦帛鐢宕戦妷鈺傜厸閻忕偛澧藉ú瀛橆殽閻愭潙绗掗柍瑙勫灴瀹曢亶寮撮悙瀵糕偓鎶芥⒒閸屾瑦绁版俊妞煎妿缁牊绗熼埀顒勫极閸愵喖唯闁靛绱曠槐鐗堢節閻㈤潧校闁煎綊绠栭幃娆愮節閸屻倖瀵岄柣搴秵娴滄繈骞戦敐鍡愪簻闁挎棁顕у▍宥嗘叏婵犲啯銇濈€规洏鍔嶇换婵囨償閵忋垺娈惧┑鐘垫暩閸嬫稑顕i崼鏇熷亱闁哄洢鍨洪崑鈺呮煟閹达絽袚闁稿瀚槐鎺斺偓锝庡亽閸庛儵鏌涢妶鍐ㄢ偓鏇㈠煘閹达箑鐓¢柛鈩冾殘娴犳潙顪冮妶鍡樿偁闁搞儜鍜佹Х闂備礁鎼ú銊﹀濠靛鍋¢柟闈涘暱閻楁岸鏌熼懖鈺勊夐柍褜鍓濈亸娆撳汲濡ゅ啰纾介柛灞剧懅閸斿秵銇勯妸銉﹀殗閽樻繈姊婚崼鐔恒€掗柡鍡畵閺岀喐娼忔ィ鍐╊€嶉梺鍝勬噺閹倿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