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11403135

定价:417.0

出版时间:2013-12-0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完整版)(套装共3册)》是“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成果,分为上、中、下三卷。该项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2010年发起,联合中国汽车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通过对中国汽车行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全景式系统研究,着重阐述和分析了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日常生活、节能减排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作用,提炼总结出中国汽车发展战略,从而引导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完整版)(套装上中下卷)》是“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成果,分为上、中、下三卷。该项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2010年发起,联合中国汽车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通过对中国汽车行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全景式系统研究,着重阐述和分析了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日常生活、节能减排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作用,提炼总结出中国汽车发展战略,从而引导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完整版)(套装共3册)》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编委会
上卷
第1章深化合资合作与合理利用外资战略研究
1.1绪论
1.2世界汽车工业合资合作发展概述
1.3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及利用外资发展概述
1.4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效应、路径比较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1.5深化合资合作与合理利用外资的战略框架构想
1.6深化合资合作与推进外资战略转型的对策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第2章汽车税费体制改革研究
2.1绪论
2.2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3汽车税费体制的国际比较
2.4我国汽车税费体制现状及评价
2.5建立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汽车税费体系
附录

.第3章汽车工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3.1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发展趋势
3.2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差距与机遇分析
中卷
第4章相关工业:材料产业对汽车发展影响研究
4.1绪论
4.2钢铁材料
4.3铸铁材料
4.4镁铝合金
4.5工程塑料
4.6橡胶材料
4.7玻璃
4.8胶粘剂
4.9涂料
4.10燃料油和润滑油
4.11加工介质
4.12新能源替代材料
4.13新能源电池材料
4.14结论
第5章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5.1与研究相关的若干界定与说明
5.2一流企业成长历程及特征研究
5.3国内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5.4一流汽车企业成长路径研究
第6章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预测研究报告
6.1项目背景
6.2汽车市场发展规律研究
6.3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预测
附录6a
参考文献6a
第7章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战略研究
7.1导论
7.2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环境分析
7.3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的战略必然性
7.4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7.5汽车企业海外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7.6海外汽车市场研究
7.7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的战略设想与目标
7.8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战略性思考
7.9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的战略措施
7.10后记
附录7a
参考文献7a
第8章汽车产业链后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8.1绪论
8.2二手车发展战略研究
8.3汽车租赁发展战略研究
8.4汽车护理及汽车用品发展战略研究
8.5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8.6汽车救援、汽车改装行业发展研究
8.7报废汽车拆解和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参考文献8a
下卷
第9章汽车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
9.1汽车金融业概述
9.2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概况
9.3国内外汽车金融的比较和借鉴
9.4中国汽车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9.5中国汽车金融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第10章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10.1导论
10.2汽车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10.3汽车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10.4汽车产业将继续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显著
10.5汽车保有量与城市空气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10.6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是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10.7结论与建议
附录10a
参考文献

 

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节选

  2.汽乍产业合资合作的文献资料和观点综述  (1)汽车产业合资的国家相关政策。我国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经历了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股权换技术”的引资战略的转变。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引人,跨国公司对外国的技术输㈩由低端技术输出变为高端技术转移。国家在汽车领域的政策变得越来越开放,同时突出对本土企业的扶持:降低关税和取消配额,国内市场开放程度提高;取消国产化限制、发动机股比例和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鼓励支持汽车生产企业以资产重组方式发展大型汽车企业集团,鼓励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方式结成企业联盟,改革投资审批制度,建立生产准人管理制度,扩大企业投资的自主决策权,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柴油发动机技术,支持开发新型车用燃料和新型燃料汽车。  (2)合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和企业的影响。合资企业发展为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并创造了相对有利的技术条件,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带动零部件产业发展、改变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促进了汽车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市场方式兼并重组,促进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积极融人世界汽车产业整合,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外资企业对我国汽车企业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出于商业考虑,在吸引外资和技术中实行多种优惠政策,甚至不惜以减免税收和降低地价为代价,导致国有资产、国有控股权被外方低价购买。客观上考虑,自主开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中方“以股权换技术”需求,契合了外方在合资企业的投资利益,加深了对外方资本的依赖,客观上助长了外方对合资企业的控制。  (3)跨国公司对汽车合资企业的控制。关于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对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进行组织控制、对合资企业进行技术控制、对中方合作伙伴实施相互制约;我国产业政策规定同一家外商只可以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跨国公司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了利润转移,从产业链与价值链上实现了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全面控制。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完成技术转让、掌握技术标准、设定研发分工、选择合作伙伴等方式实施技术控制,限制了合资中方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中方在合资企业中所获得的技术能力主要集中在生产能力方面。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各部门经济 工业经济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