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新版)/(英国)罗伯特.C.艾伦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牛津通识读本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新版)/(英国)罗伯特.C.艾伦

牛津通识读本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新版)/(英国)罗伯特.C.艾伦

作者:(英国)罗伯特·C.艾伦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4750448

定价:39.0

出版时间:2015-01-01

出版社: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



在解释工业革命和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时,罗伯特?C.艾伦特别强调他的“高工资经济模式”。他认为,英国的殖民地贸易使整个英国(包括工人)获益,由此奠定了英国“高工资经济模式”的基础。高工资促使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他们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等等,来取代昂贵的劳动力。工业革命就是这样在英国兴起的。落后国家的工业化依然需要发挥“高工资经济模式”对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刺激。罗伯特?C.艾伦说,像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工资水平低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资本密集型)无法获利,因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无法被取代。罗伯特?C.艾伦的这个“高工资经济模式”其实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颇具启发意义。多少经济学家都在哀叹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殊不知一方面,只有“人口红利”的消失,才能促进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工资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的全面实现,才能提升产业结构的水平。另一方面,只有工资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大众消费,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全球经济史》对此的叙述颇详,解释颇精,无须我在这里赘述。

李斯特的“标准模式”在沙皇时代的俄国、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以及拉丁美洲诸国——其实在这里需要补充一句“还有1949年以前的中国”(书里对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化的叙述付之阙如,是一个小小的遗憾)——都不甚成功。这些奉行“标准模式”的国家虽然出现了工业化,但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没有像美国与德国那样实现了英国速度(2%的年均增长率)的翻番,这样就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我的研究,这种情况的持续,就会导致革命、战争与动乱。革命、战争与动乱之后,就出现了罗伯特?C.艾伦所谓的“大推进”式工业化模式。这个“大推进”模式的特点就是利用政府的力量,采取计划的机制,推行重化工业的优先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年均增长6%的水平,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苏联1929年开始“大推进”式工业化,9%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了24年之久。1954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再下滑,到苏联解体前夕,其经济增长速度几近为零!我认为这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的“经济奇迹”,大家耳熟能详,限于篇幅在此不能详解。但有一个问题特别需要在此申述。有经济学家喜欢拿日本1991年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作为警示,告诫国人。其实我认为这纯粹是借用“虚舟飘瓦”来危言耸听。罗伯特?C.艾伦说得好!日本经济繁荣的终结,“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支撑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各种条件已不复存在”。日本已经填平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经济增长速度只能和世界技术前沿的拓展速度保持一致——每年增长1%至2%”。“日本经济增长放缓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全球经济史》的*后一节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当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6%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前无古人的奇迹。罗伯特?C.艾伦说,中国经济如果继续保持增长(他认为年均6%就足够了),就必然赶上西方。“中国将再此成为世界上*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完成航海探险之前,中国就是世界**。世界将重新回到起点。”这个结论,我相信是能够经受历史考验的。谓予不信,可拭目以待。

总的说来,罗伯特?C.艾伦的这本《全球经济史》篇幅虽然不大,但是对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欧洲(特别是英国)、南北美洲、亚洲与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都作了简明扼要的描述与阐发。现在,出版的书籍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具有阅读价值的好书似乎是越来越少了。罗伯特?C.艾伦的《全球经济史》是一本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好书,具有阅读价值,可以说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所以,结论是:闲话少说,开卷有益。

是为序。



2014年12月18日于北京珑原螺蛳斋

牛津通识读本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新版)/(英国)罗伯特.C.艾伦 目录

致谢

1 巨大的差异

2 西方的崛起

3 工业革命

4 富国之路

5 庞大的帝国

6 美洲

7 非洲

8 标准模式与后发工业化

9 “大推进”式工业化

后记

索引

英文原文

牛津通识读本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新版)/(英国)罗伯特.C.艾伦 节选

经济史是社会科学的核心。它的研究范围可以借用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来表述,那就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经济学家采取一种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经济发展理论来探究“原因”,而经济史学家则在历史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来寻找答案。近年来,经济史研究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其中*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却陷入贫困?”)已经把视野拓展到全球范围。这和五十年前完全不同,当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格兰,而不是法国?”近年来关于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的研究强调世界各大文明内在的发展动力,因此我们如今要问的是:为什么过去的经济增长发生在欧洲,而不是亚洲或非洲?

关于远古时期的收入状况,我们所掌握的数据并不充分,不过在1500 年左右,似乎各国间的贫富差距并不大。在达伽马到达印度和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如今的贫富分化格局才基本开始成形。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