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广州劳资关系变动研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清末民初广州劳资关系变动研究

清末民初广州劳资关系变动研究

作者:霍新宾著

开 本:25cm

书号ISBN:9787306060914

定价:78.0

出版时间:2017-08-01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清末民初广州劳资关系变动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立足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转型背景,通过对大量档案文献的发掘与分析,并借鉴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诸学科理论,来探寻广州劳资关系由传统行会“劳资合行”特质向国民革命时期党派政治属性演进的轨迹、特点与动因,以及隐匿于其演进过程背后的复杂面相,进而透视传统行会近代转型时劳资阶级意识分野的诸多关联。这不仅可弥补目前学界在考察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甚少从劳资关系视角探讨的缺憾,而且还能为重新审视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向“自为”转化问题提供典型样本和区域实证。

清末民初广州劳资关系变动研究 内容简介

传统行会作为“旧时工商业劳资间共同的组织”,是中国近代劳资关系发育的土壤和原始起点,而清末民初则是中国劳资关系由传统行会特质向近代转轨的重要阶段。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这一社会剧变时期的劳资关系,虽以工运史、劳资双方与国家政权互动等视角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多侧重于劳资对抗而甚少论其合作,特别是对劳资关系由行会特质向近代转轨的复杂样态的关注尚付阙如。而广州则提供了典型的考察样本。清末民初的广州不仅是当时国内*具传统行会色彩的典型城市,也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之一。这里不但素有中国工人运动“发端*早”和“*发达”之誉,而且还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错综交融的策源地,辛亥革命、护法运动与国民革命相继于此接合更替,正式政府、大元帅府、国民政府三个国民党政权形态亦先后于此创建。以上这种传统与现代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共生,与政治革命造成的社会剧变交织,共同演绎着清末民初广州劳资关系由传统行会特质向近代的转轨。那么,这一时期广州劳资关系是如何变动的?其所呈现的演进特点及动因是什么?特别是针对来自国共两党的政治形塑,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劳资双方是怎样因应的?而国共两党又是如何应对的?其应对有何差异?这些问题的明晰,可以丰富我们对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曲折性的认知和评析,从而梳理出工人、商人与诸多政治势力尤其国共两党间微妙而复杂的利益博弈,以及其冲突与调适的多维向度的价值取向,进而透视传统行会近代转型时劳资阶级意识分野的诸多关联。本书便是对此研究旨趣所作出的努力尝试。

清末民初广州劳资关系变动研究 目录

**章 绪 论
**节 选题旨趣
第二节 学术史
第三节 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劳资合行:传统劳资关系的行会特质及功能
**节 行会特质:劳资合行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身份控制:劳资成员的会籍管理
第三节 运行机制:劳资合行体的社会经济职能
第三章 劳资分离:清末至五四前后行会工会化演进
**节 行会式微:行会工会化之内力驱动
第二节 多因联动:行会工会化之外力催化
第三节 组织分离:行会工会化的艰难蜕变
第四章 阶级觉醒:正式政府时期劳资关系的新态势
**节 工潮诱因:正式政府时期劳资纷争格局之生成
第二节 劳资纷争:正式政府前期劳资阶级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归于沉寂:正式政府后期劳资关系的主题转换
第五章 双重变奏:大元帅府时期的劳资合作与冲突
**节 祸及工商:社会经济的生态失衡
第二节 劳资合作:经济困境中的双向互动
第三节 劳资冲突:国共合作前后的阶级分野
第六章 民族主义:省港罢工期间的劳资利益博弈
**节 商界始应:复杂的心态取向
第二节 特许证之争:“爱国”与“私利”的激烈碰撞
第三节 工商联合: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的*佳契合
第四节 内外交织:工商联合之成因
第七章 党派政治:国民政府时期劳资关系格局演变
**节 袒工抑商:国民政府前期“劳强资弱”的格局演绎
第二节 袒商抑工:国民政府后期劳资关系格局的权势转移
第三节 “无情鸡”事件:国民革命后期劳资关系的实证考察
第八章 结 语: 行会理念、阶级意识与党派政治
**节 清末民初劳资关系变动的轨迹及特点
第二节 清末民初劳资关系变动的因素与思考
附 录
一 《暂行工会条例》
二 《工会条例》
三 《工人运动决议案》
四 《商民运动决议案》
五 《劳工仲裁会条例》
六 《国民政府组织解决雇主雇工争执仲裁会条例》
七 《广东省暂行解决工商纠纷条例》
八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解决工商纠纷六项办法》
参考文献
后 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各流派经济学说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