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资本论》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马克思与《资本论》

马克思与《资本论》

作者:大卫.哈维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8686332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8-05-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马克思与《资本论》 本书特色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近代世界重要的著作之一。三卷本《资本论》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征和历史的深入思考。《资本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政治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本书中,大卫·哈维首次系统阐述了如何用《资本论》的视角来理解当下世界。 哈维以凝练的写法概述了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建构。哈维不仅解释了马克思的睿智见解和深远影响,而且他根据过去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拓展了马克思的叙述,并把对《资本论》的解读同21世纪的全球化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本书不仅是对人类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导读,也是一位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研究生涯的学者对马克思思想的重构和发展。 在本书中,哈维提醒我们,资本依然在我们身边,依然鲜活,在某些时候资本出现病灶和失控(金融危机),在某些时候又显得膨胀而甚嚣尘上(互联网泡沫、房地产泡沫等)。

马克思与《资本论》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资本作为价值运动的示意图 我喜欢水循环模型的一点就是,尽管水以不同形态、不同状态和不同速度在运动,但后来都回到了海洋重新开始循环。这与资本流动极为相似。 第二章 《资本论》介绍 要想剖析资本这一有机统一体就至少必须将三卷《资本论》视为是一套完整理论。马克思从来没有试图这样做。然而他确实认识到,在资本这一有机生态系统中存在相互交错和交叉不稳定的复杂关系,这会给未来造成危机。 第三章 作为价值代表的货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大多数理论观点都用价值来表述。但世界经济数据和马克思在书中的大部分实际案例却都用货币来表示。地图有时候能准确表示地貌,有时则与现实情况有很大差距。那么用货币来代表价值是否也会存在这种扭曲和失真呢? 第四章 反价值:贬值的理论 《资本论》:“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通过这一精辟的论述,马克思向我们介绍了资本循环的脆弱性,它会突然停止;货币贬值和价值损失的威胁始终伴随着资本循环。 第五章 无价值的价格 如果在房地产市场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投机中利润率高,那么理性的资本家就会把钱用于投机而不是用在生产活动上。从资本再生产的整体角度看,理性资本家是在从事非理性的行为,其结果可能是整体经济停滞的趋势加剧。 第六章 技术的问题 技术和组织变革贯穿人类社会历史且无处不在,技术和组织变革有着各种原因并对各类活动产生影响。有时人类的技术和组织创造力似乎是无限的。一些新的技术和组织形式会延续,但另一些却会消失。古代中国有着卓越的技术和组织创新,但无论是技术还是组织创新都未能扩散或延续。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出现了推动技术和组织持续创新的动力。 第七章 价值的空间和时间 运动不能在真空中发生。必须从一个抽象的价值运动视图转向具体,看看价值规律是如何创造城市和交通网络;如何创造用以生产食品和原材料的农田;如何引导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方向;如何确定土地价值和劳动技能的结构;如何组织劳动的空间以及治理和管制结构。我们也需要考虑在具体时空中积累的工人阶级传统、知识技能和社会关系(不仅仅是阶级),与此同时也承认具体时空中的人们的政治和社会斗争,这些斗争留下了记忆以及走向解放和非异化生活的希望。 第八章 价值体系的生产 在不同地区价值体系交换中,某一地区的社会劳动可能在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方式提供补贴或支持。那些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基础的高价值生产体系(如墨西哥或孟加拉)可能正在支持资本密集型的价值体系(如美国)。更令人吃惊的是,纽约和伦敦那些高楼大厦所背负的巨额债务和反价值要靠孟加拉和深圳的工厂来清偿,而不是靠曼哈顿或苏荷区。 第九章 经济逻辑的疯狂 全球资本主义之所以能走出2007-2008年的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性消费的持续增长。中国或许未曾料到自己竟然成了全球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但这就是现实。 后记 图表: 图1:水循环示意图 图2:资本作为价值运动的示意图 图3:资本的三个循环 图4:美国公共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负债增长 图5:中国水泥消耗量 图6:世界钢铁消耗量 图7:世界铜消耗量 图8:中国债务增长(政府、企业和家庭)

马克思与《资本论》 相关资料

读懂《资本论》,你对世界的困惑会减少一半 大卫·哈维在其领域发起了一场革命,激励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 娜欧米·克莱恩(Naomi Klein) 著名学者、畅销书作家 大卫·哈维启迪了我,也启迪了许多希望看到公平世界的人。他是进步运动历史上富有洞察力和思想深邃的人。 欧文·琼斯(Owen Jones)《杀马特:工人阶级的妖魔化》和《权势集团》作者 左翼运动中始终坚强和睿智的声音。 《金融时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经济学理论 其他经济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